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有何异同?
(2008-12-25 14:49:21)
标签:
房价临床医学诊疗中国现代医生医学论文职称晋级专著丛书健康 |
中国现代医生
摘 要:
如何在众多科技期刊中选出既是相关专业又能得到公认的期刊是许多科技工作者所关心的事情,《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总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所分别列出的核心期刊表和源期刊表常是我国作者发表论文的选刊标准.两种期刊表既有关联,又有区别.2000年《总览》收录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生物科学类38种,医药卫生类183种(包括医药学院校学报17种),去除重复收录的4种期刊,共计217种.2000年发布的1999年CJCR中,源期刊1372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5种,医药卫生类290种(包括医药学院校学报52种),共计335种.有157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核心期刊,又是源期刊.核心期刊所收录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学期刊较源期刊少,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源期刊收录的生物医学期刊较多,每年公布1次,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0 引言
科研论文的发表是科技成果的基本交流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现已近十万种,1999年我国期刊共8135种[1]
,科技期刊约4400种,医学期刊约800种,如何在这浩如烟海的科技期刊中选出既是相关专业又能得到大家公认的期刊并非易事,为此,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总览》)[2]
和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ISTIC)主编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hinese S&T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CJCR)[3]
所分别列出的核心期刊表和源期刊表常是我国作者发表论文的选刊依据.两种期刊表既有关联,又有区别 [4] .
1 核心期刊和源期刊概述
1.1 核心期刊和源期刊的含义
1.1.1 核心期刊
指刊载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信息较多、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这里是指《总览》上所列出的中文核心期刊,《总览》于1992年出版,1996年再版,2000年三版,核心期刊在总体上保持稳定,既有继承性,又有动态变化.
1.1.2 源期刊
指编制某种检索工具(数据库)时提供来源文献的那些期刊.这里所说的源期刊是指由ISTIC依据文献计量学方法评价和推选出的能较客观反映和展示科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前沿水平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ISTIC从1987年开始对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JCR就是以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为基础,选择数学、信息与系统科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电子与通信、计算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学科的1300余种中国大陆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期刊作为其来源期刊,并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而成,并每年举行新闻发布会.
1.2 核心期刊和源期刊的选刊标准
1943年英国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Samuel Clement
Bradford)发现并提出一次文献(学术论文)在刊物中的分布规律:即对某一特定主题来说,有关它的学术论文大量地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刊物上,其余的论文则分散在为数众多的大量刊物中.有人研究了二次文献(文摘、题录、索引)的分布状况,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说明学科文献在它的产生、情报加工(二次文献)、使用(借阅、引用)等过程中都存在着集中与分散的现象,这就是确认核心期刊的依据
[2]
.核心区与非核心区之间没有明显的、客观存在的界线,《总览》的选刊标准是:累积载文量占总载文量的30%~50%,累积文摘量占总文摘量50%~70%,累积被引量占总被引量的70%~80%.
源期刊的选刊标准有17项,它们是:(1)总被引频次;(2)影响因子;(3)年指标;(4)自引率;(5)他引率;(6)普赖斯指数;(7)引用半衰期;(8)被引半衰期;(9)老化系数;(10)来源文献量;(11)参考文献量;(12)平均引用率;(13)平均作者数;(14)地区分布数;(15)机构数;(16)国际论文比;(17)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是指某一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1.3 医学核心期刊和医学源期刊的关系
2000年《总览》收录核心期刊总数为1571种(较二版少25种,其中1301种是二版的核心期刊,270种是新刊).其中生物科学类核心期刊38种,医药卫生类183种,去除4种被重复收录的期刊,共计217种.2000年发布的1999年CJCR中,源期刊总数为1372种(较1998年的1286种增加了8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期刊45种,医药卫生期刊290种,共计335种.可见源期刊所收录的生物医药类期刊比核心期刊所收录的多三分之一.两种期刊表中所选的一部分医学期刊重叠,在335种医学源期刊中有157种同时是核心期刊(占47%),即在217种医学核心期刊中有72%的期刊同时是源期刊.
2 被收录期刊分析
2.1 高等医药学院校学报
1999年CJCR中收录高等医药学院校学报52(医科大学学报33,药学学报3,中医药学报11,军队医学院校学报5)种,2000年《总览》中收录19(医科大学学报12,药学学报1,中医药学报1,军队医学院校学报5)种,均在源期刊之列(表1).表1
1999年CJCR公布的19种医药学学报的评价结果(略)
2.2 中华系列医学期刊
在70余种中华系列期刊中有47种为核心期刊,56种为1999年源期刊,两者有45种期刊重叠(表2,3).表2
核心期刊和源期刊共同收录的中华系列医学期刊(略)
期刊名称 影响因子 期刊名称 影响因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268〗中华精神科杂志 0.550中华传染病杂志 1.187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0.54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135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0.496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0.994 中华麻醉学杂志
0.487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0.942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0.478中华病理学杂志 0.936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0.452中华妇产科杂志 0.891 中华医学杂志 0.444中华骨科杂志 0.861 中华眼科杂志 0.422中华消化杂志
0.838 中华血液学杂志 0.406中华肾脏病杂志 0.828 中华核医学杂志 0.387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0.826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0.377中华内科杂志 0.806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0.351中华放射学杂志 0.774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0.323中华儿科杂志 0.748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 0.315中华皮肤科杂志 0.726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0.315中华创作杂志 0.700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0.306中华肿瘤杂志 0.678 中华护理杂志 0.294中华神经科杂志
0.651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0.278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0.635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0.271中华外科杂志 0.632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0.268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0.623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0.251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0.599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0.214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0.576 表3 核心期刊和源期刊分别收录的中华系列医学期刊期刊名称 影响因子
核心期刊 源期刊中华肝脏病杂志 0.897 是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0.691 是中华理疗杂志 0.410 是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0.383 是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0.381 是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0.372 是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0.248 是中华眼底病杂志
0.236 是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0.082 是中华风湿病杂志 0.059 是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0.031 是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是中华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是
3 医学核心期刊及源期刊与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关系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美国科技情报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http://www.isinet.com/isi/ )的产品之一,ISI由Eugene
Garfield博士创建,是一家专门的科学数据库出版公司.每年覆盖大约16000多种期刊、图书及会议录,能够检索到详尽的目录资料、引文资料及作者摘要等.并对较为重要的8000份国际性的期刊进行收录.ISI的产品众多,其中包括:①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科学引文索引;②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ISI出版的SCI有两种,一种是将5900种[5]
刊物搜集在一起,生产磁带和在线检索,称为SCI-Expanded,又称SCI外圈;另一种是在5900种刊物中,再精选出3770种,生产SCI
Print(双月刊)、SCI Compact Disc Edition(简称SCI
CDE季度出光盘),又称SCI内圈.无论SCI外圈还是内圈的期刊,均实行一种动态管理,不断吐故纳新.目前全世界期刊能够进入外圈的只有5%,内圈的有3%.1999年SCI收录的我国(不含港、澳、台刊物)科技期刊共56种,其中绝大部分为英文版,与生物医学有关的期刊有:①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②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③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④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⑤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⑥中国药理学报;⑦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绝大部分是我国的核心期刊和源期刊.JCR中提供了许多期刊评价指标,据此可方便地定量评价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正确评估某种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确定核心期刊表和高被引作者群等.ISTIC就是按照JCR的模式,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编辑出版了CJCR,并同时出版每年度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6]
.
由上可见,核心期刊与源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择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