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平衡膳食
(2008-08-25 18:33:13)
标签:
中国现代医生医学论文投稿医学论文写作职称晋级医学继续教育论文健康 |
分类: 保健养生 |
中国现代医生
1.高脂饮食 大量研究已证实膳食脂质、血清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密切关系。长期大量地摄入高脂饮食,会升高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导致高脂血症和粥样硬化。肥肉、蛋黄、奶油、动物内脏等均为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很高的高脂饮食。
2.高盐饮食 食盐中含有大量的钠,钠摄入过量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地区和种族的高血压患病率与平均每天盐摄入量密切相关。
3.低纤维饮食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尤其是薯类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含有丰富的粘蛋白,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研究也发现很少吃蔬菜、水果、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人群中心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因此应在我国居民中积极倡导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和薯类,多吃粗米粗面。
4.饮酒过量 国外许多研究结果证实,大量饮酒与冠心病死亡率增高有关。酒精能抑制脂蛋白脂肪酶活力,致使血中甘油三酯增高。另外,酒精可提供高热量,刺激脂肪组织,使机体释放脂肪酸增多,导致脂肪堆积。大量饮酒还会使血压升高。因此饮酒过量也是心脑血管病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合理膳食可以用两句话来简要概括,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指每日饮一袋牛奶,内含250毫克钙,可有效改善我国膳食中钙摄入量普遍偏低现象。
“二”指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50克~350克,即相当于主食6~8两。
“三”指每日进食3份高蛋白食品,每份指:瘦肉1两,或大鸡蛋1个,或豆腐2两,或鸡鸭2两,或鱼虾2两。
“四”指4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少量多餐),七八分饱。
“五”指每日吃500克蔬菜及水果。
“红”指每日可饮少量红葡萄酒50~100毫升,这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活血化瘀,预防动脉硬化。
“黄”指豆类食物和黄色蔬菜,豆类似大豆制品为代表,黄色蔬菜指胡萝卜、红薯、南瓜等。
“绿”指绿茶及深绿色蔬菜和水果。
“白”指燕麦粉或燕麦片,研究证实每日吃燕麦50克,平均血胆固醇下降39毫克%,甘油三酯下降79毫克%。
“黑”指黑木耳、海带、黑米、黑芝麻、黑豆等。尤其是黑木耳,每天食5~10克能显著降低血粘度与血胆固醇,并抗血小板凝聚,有助于预防血检形成。
除此之外,还应保持每日摄盐量在6克或6克以下,并常吃以下几种食物。一是豆制品,最近美国一项分析表明,每日摄入30~50克大豆蛋白能显著降低有害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而不影响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二是香茹、蘑茹、平茹等食用菌,这些食用菌对防治高血压有一定疗效。三是大蒜,研究证实每天坚持吃大蒜,经过4~5周后血压会降低10%,血清总胆固醇会降低8%~10%。四是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鱼类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地降低血脂,保护心脏,专家建议每人每周应吃两次以上鱼。此外,芝麻、生姜、南瓜、洋葱、茄子、黄瓜、醋等食品均有降血脂作用,可以经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