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世后我国医院发展的走势

(2007-02-10 17:09:40)

加入WTO,对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利于引进适宜的、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促进科室建设和医院的发展。引进科学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通过合资合作、改制转型、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将吸引国内外更多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公有制医疗机构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与经营方式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新格局的形成。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医疗服务结构的过方位调整,将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健康相关产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1]。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一包到底公费医疗体制的影响,人们思想观念更新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入世对公立医院现行管理与经营模式的冲击、对医疗卫生技术队伍的冲击、医疗市场监督难度加大。近几年内我国医院改革必须经过分娩的阵痛,逐步达到与改革开放、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程度。然而,我们不能坐等鬼子们瓜分医疗市场,必须自行变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未来几年的医院发展走势作一番分析。

一、公立综合医院的兼并和转型

公立综合医院是我国医疗单位的龙头,在医疗市场上举足轻重。由于固有的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冗员超编、机制僵化的弊病,在未来的医疗系统中,部分效益不好的医院势必被兼并或者转为私立或中外合资医院。而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医院面临的主要是精简机关、压缩非职能科室和人员,增加一线临床医护人员/机关管理人员的比值。大医院接管小医院、小医院重组、成立医疗集团。跨区、跨省、跨市县的医疗综合体可能出现。新的灵活迅速的管理体制正在萌生。

二、社区乡镇医疗服务网的建立与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健康观念变化,人口老龄化加快和独生子女增加以及医疗消费指数加大,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与多层次性日趋明显。尽管医疗保险液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城镇乡村,但人民的收入仅仅能解决温饱,相当一部分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仍处于缺医少药的境地,在短期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此,从城镇中小型医院抽调部分医护人员充实到社区及农村医疗服务网,以满足占人口大部分的低收入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三、医疗卫生技术队伍的精简整编    

医疗市场的开放,使医务人员面临激烈的就业、求职竞争,职工下岗分流的危机感增加,公立医院技术骨干队伍的稳定性面临挑战。公立医院高级专业人才有可能流向待遇高的合资或外资医院[1],而高级医疗专业人才的流失,强迫公立医院保留业务骨干,积极网罗人才,吸收高层次的大学生、研究生进入临床第一线,强化训练在职人员。淘汰一批庸医南郭先生,以防止业务技术水平下滑,从而保持医疗市场中原有的份额。

四、医护人员服务意识加强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的观念是医师给患者看病是一种恩赐,医护人员有一种优越感。对病人服务的意识不强。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展,病人的选择要求医护人员树立高度的服务理念,即强调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让病人选择医师、病人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等等,要体现在细微的行动上,一切从方便患者出发,以病人的利益为最高利益。

五、国家对医院的干预趋于减少

国家产权多元化与经营多样化,势必减少国家行政性干预,给医院更多的自主权。医疗市场的监督管理应向服务方向转化。卫生部门在行政职能上弱化,在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和行政支持上加强。在市场准入上遵循国民待遇原则,在市场监管上由重身份管理转为重行为管理等。减少婆婆干预,让媳妇有米之炊腐败现象也就会随之减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