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重要使命的马戛尔尼在其使命受到阻力时,企图试用他对科技进步的热情吸引对方,这是耶稣会士利玛窦在200多年前使用的故伎。但是,清廷上下却对此无动于衷。
满洲贵族与一部分汉族士人对西方传教士的活动充满猜忌。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爆发了汤若望教案。“徽州府县民杨光先年六十八”上书攻击汤若望,“传妖书以惑天下之人,且于《时宪历》敢书‘依西洋新法’五字,暗窃正朔之权以尊西洋,明示天下,以大清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正教,惟有天数独尊”[1]。 他指责汤若望“只进二百年历”,是诅咒清朝短命,指责在历书上注明“依西洋新法”是不尊清朝正朔。杨光先的行为受到了清廷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