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明到清(十)

(2006-12-19 17:57:35)

肩负重要使命的马戛尔尼在其使命受到阻力时,企图试用他对科技进步的热情吸引对方,这是耶稣会士利玛窦在200多年前使用的故伎。但是,清廷上下却对此无动于衷。

满洲贵族与一部分汉族士人对西方传教士的活动充满猜忌。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爆发了汤若望教案。“徽州府县民杨光先年六十八”上书攻击汤若望,“传妖书以惑天下之人,且于《时宪历》敢书‘依西洋新法’五字,暗窃正朔之权以尊西洋,明示天下,以大清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正教,惟有天数独尊”[1] 他指责汤若望“只进二百年历”,是诅咒清朝短命,指责在历书上注明“依西洋新法”是不尊清朝正朔。杨光先的行为受到了清廷的鼓励,



[1] 《不得已》上卷,〈请诛邪教状〉,“明末清初天主教史文献从编”五,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