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东京
王东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4,980
  • 关注人气:1,3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搭便车是个假问题

(2018-06-02 11:47:29)
标签:

财经

分类: 学界之争

“搭便车理论”据说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提出,但也有学者认为首提者不是奥尔森。其实此理论由谁最早提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搭便车理论”到底是不是科学的理论。上周我在本专栏写了《用事实验证理论》,这里就用事实对“搭便车理论”作验证吧。

这几天我查阅文献,发现不同学者对“搭便车”概念有不同的解释,但各种解释的含义却也大同小异。大致是说:有人未支付成本却获得了由他人支付成本所带来的收益,或者支付较少成本,获得了与自己支付成本不对称的更多收益,而由于这种“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往往导致市场失灵。读者也可将“搭便车”理解为“坐享其成”,当然不完全准确,而意思差不多。

经济生活中真有“搭便车”这回事么?从研究经济规律的角度看,我认为不可能存在;可不少经济学家却认为存在。下面是学界为证明存在搭便车常举的例子,让我择要列举:

案例一:某交通路口由于没有红绿灯,交通十分拥堵。现在已知安装红绿灯的成本为5万元,一年有1万辆车通过。这样,假设车主每人肯出5元钱,便可安上红绿灯,而安上红绿灯后每个车主皆可节省10元堵车成本。显然,安装红绿灯是有效率的选择。可是有的车主却不肯出钱,而等别人出钱安装红绿灯后他也跟着受益,于是出现了搭便车行为。

案例二:某公司员工希望加工资,雇主置若罔闻、迟迟不予理睬。无奈之下,工会决定组织罢工逼雇主就范。工会发出动议后,多数员工参加了罢工,而有个别员工未参与罢工。后来举行了罢工,雇主答应了员工加工资的要求。结果不仅参加罢工的员工加了工资,那些未参与罢工的员工也加了工资。有学者说,后者搭了前者的便车。

案例三:某寺庙起初只有一个和尚,那个和尚每天自己挑水吃;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于是两个和尚一起抬水吃;过了不久第三个和尚来了,结果三个和尚却反而没水吃了。想来有趣,这本来是中国民间的一句俗语,不知经济学者为何会将此作为搭便车的证据。而且解释说,由于每个和尚都指望别人挑水而自己不劳而获,人人都想搭便车,所以才导致三人都没水吃。

案例四:甲乙两人相邻而居,甲从保险公司购买了房产保险,乙未购买保险;某一天乙的房子发生了火灾,请问保险公司要不要救火?若不救,火势蔓延会烧到甲的房子;要是救,那么甲会想,既然不买保险保险公司也救,何不让别人买保险而自己搭便车? 如此一来,救火反而会令保险公司少买保险。

读者是否觉得以上案例能证明“搭便车理论”成立?我可不这样看。若用事实作验证,它们皆似是而非。如案例一的红绿灯,这例子无非想证明公共品的存在会导致搭便车。要知道,红绿灯的例子是由穆勒1848年提出的“灯塔”演化而来,穆勒当年举灯塔的例子,是证明公共品消费不排他,既无法收费,也无法定价,所以灯塔需政府提供。这是说,政府提供灯塔并不是为了避免有人搭便车,而是私人不投资公共品。

从验证的角度看,我认为案例一不成立是因为让车主出钱安装红绿灯的“假设”不真实。我说过,验证理论首先要看“假设”是否是事实,若“假设”不是事实,推断则无法验证。请问读者,不论中国外国,你们有谁见过红绿灯是由车主出钱安装的呢?如果谁都没见过,那么案例一的“假设”就是学者虚构出来的。“假设”不真实,推断当然不足为信。

再看案例二。罢工的例子是要证明集体行动会导致搭便车。此例子的假设是:有人参加罢工而有人不参加罢工;而推论是罢工后雇主给员工都加了工资。在我看来,案例二的“假设”是事实,但推论却不是事实。事实是,雇主是否加工资取决于企业对员工的需求,而不是看员工是否参加了罢工。

我所知道的,中关村就曾有公司员工集体罢工要求雇主加薪,并表示不加薪就辞工走人。可雇主只同意给部分员工加薪而不同意给所有人加薪。你道为什么?因为有些员工市场供给充足,可随时找到替代。相反,有的员工虽未参加罢工雇主却给加了工资,读者不要以为这些员工是搭了罢工者的便车。雇主不蠢,真正的原因是这类员工供给稀缺,雇主不希望他们辞工。

案例三是说私人品也会出现搭便车。我认为这完全是个虚构的例子,假设和推论皆非事实。一个和尚自己挑水吃,但两个和尚未必一定抬水吃。当年在人民大学念书时两人合住一屋,可同学们打开水要么各自打,要么轮流打,不会一瓶开水两人一起打。再有,“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推论也不是事实,我曾到过一些规模较大的寺庙,里面和尚肯定不止三个,可从未听说有哪家寺庙和尚没水吃,说明寺庙中并不存在搭便车的事。

案例四也是讲私人品,不过错得更离谱。甲购买保险而乙未买保险,乙发生火灾会危及甲的房产安全,保险公司当然要救。可若说保险公司给乙救火会导致甲想搭便车而不再买保险,这推论绝对是错的。买保险与不买保险的区别在于:前者发生损失保险公司赔偿,后者发生损失保险公司不赔偿。甲要是需要保险公司赔偿怎会不买保险呢?

分析至此我的结论是,搭便车是个假问题。虽然人们会有搭便车的想法,但想法归想法,真实世界不可能容许这现象存在。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只要不限制竞争,没有人可以长期搭便车。也正因如此,我认为经济学者不应在这话题上白费工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科斯定理存疑
后一篇:论非市场均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