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流通资本应不应该进人制造业,不能一概而论,要视企业的具体情况
而定。就国内空调市场而言,并不需要新的品牌和新的生产能力,而是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分工。怎样去面对国内如此庞大的市场,怎样把各个地区的市场全部辐射
到,一直是家电企业没有很
好解决的问题,而且单凭一两个厂家也无力解决。当年TCL、康住非常重视市场销售网络的铺设,各自拥有近万人的销售和服务队伍。其实制造商并不一定希望养
活这么庞大的队伍,毕竟他们能够销售的产品种类和品牌数量比厂家自己所能提供的商品要多的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产力浪费。
实际上,厂家更希望国内出现大的流通企业,来承担商品流通的任务。我
在帮助西门子公司开拓中国市场业务时发现,最大的业务难题来自流通领域。作为好的制造商,西门子公司很希望国内流通企业承担起流通的责任.但是他们找不到
一家像样的流通企业,不得已自己去铺设市场网络。
尽管这两年商业资本在国内家电产业链中表现活跃,但是也要清楚自己的
实力和位置。有商家提出厂家垄断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的操作,这种情况的确存在,同时也毋庸讳言,国内的家电流通企业还都是区域性流通商,还没有足够能力帮
助制造商在全国市场销售产品、为其提供他们所期望的商业流通服务。现状是你在自己的根据地做的好。到外地做的却差很多,厂家自然不会给你同样优惠的条件。
换而言之,不是制造商故意瓜分市场,而是我们还没有出现真正有能力消化市场的商家。
对于国内流通企业而言,最大的机会在于构筑全国性的销售、服务、物流
平台,把区域性网络发展成全国性网络,这里面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相对于国内传统家电市场每年3000亿元的销售额,一个流通企业一年做到50亿元,所占
比例小的可怜。可以说国内几个大的家电流通企业,在其势力范围之外的扩张仅仅是个开始,如果我们再不抓紧铺设全国性销售网络,机会就留给了像沃尔玛、麦德
龙这样的商业“巨无霸”。未来 3年到
5年,对于国内流通企业由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的发展异常关键。这时候冒非常大的风险去做上游显然不是很明智的决策。
在这里,我想提醒国内家电流通企业:首先,要在战略上看准发展方向,
不要太贪图一时的利益,要保持竞争优势,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做大;其次,成为全国性零售品牌,商家必须找到自己可行的经营模式,同时提高管理水平,保证
在连锁分店执行中不走样,最后,要有大的胸怀,注占同别人合作,着眼于和更多企业发展伙伴关系,从而实现从区域到全国的品牌跨越。<
/div>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