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有这样一个贸易行业的客户。本来,这个客户在食品领域已经做得相当好。某些特别的食品市场占有率相当高。但市场似乎为这个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某一个时期,做钢铁的生意能有远远高于食品领域的利润,而且通常是大宗的买卖,只要花很少的投入就可以得到相当高的回报。因此,这个企业抓住机会,进入了这个领域。另一个时期,做化肥有着很高的利润,因此,这个企业也进入了化肥领域。为了抓着一系列的机会,这个企业相继进入了几十个不同的产品领域。但奇怪的是,尽管这个企业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市场空间看起来越来越大,但其整体的营业额并没有增加,企业的利润更在连年滑坡之中。这个企业老总当时的看法是,问题出在管理上。只要能够引入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个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那些市场机会。因此,他请我们去为他设计一套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
但事实上,这是个典型的被“机会”耽误了的企业。同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在许多领域看到:比如在出版行业,当大家都看好某一个领域(如少儿图书或财经杂志)时,即使是在这个领域没有一点经验的企业也一窝蜂地进入;比如在家电行业,大家都看好空调带来的巨大商机而不惜代价建立(过剩的)生产能力。这样的企业实际上做了一个错误的战略选择,因此,也没有办法靠改进内部的管理制度或加强市场营销而改善其业绩。所幸的是,我们能说服这个客户改变咨询的内容,从这个企业战略的角度去审视它的困境。当这个企业重新集中于它最擅长做的领域时,它的效益又重新好转。
在中国的管理者中,万科的王石先生是我最敬佩的一位。他的一个小故事和他的一个小理论,值得那些想抓着每一个机会的企业深思:
万科曾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其中的一个领域是外贸。当万科十几年前决定做减法,放弃其它领域,全心全意做房地产市场时,贸易领域还有相当多的机会。有一天,一个原来做外贸的经理找到王石,让他批准一项进口业务。只要他签一个字,公司就可以挣一百多万元。买方、卖方、条件等已经全部谈好。但王石拒绝批准这样一笔毫无风险的生意,白白地放弃这个“机会”。常人看来,这是一个很“傻”的决定。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大知大慧的决策。万科失去的是一个一次性的收入,得到的却是上下一致的对企业战略的认可。一百万的收入可以让万科多活几天;而达成共识的企业发展方向却能让万科长久地生存和发展。
王石另一个让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理论是不进入有25%以上利润的领域。表面看来,高利润的领域对一个企业绝对有利,但实际上,高利润的领域并不仅仅意味着机会,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因为某一个高利润领域,被众多的企业看上并大举进入是迟早的事情。除非一个企业能够设置足够的进入壁垒,高利润行业变成低利润行业是必然的事情。既然这样,一个企业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老老实实地耕耘一块可能不太肥沃却属于自己的土地呢?
“抓着每一个机会”是一个错误的企业战略和指导思想。该自己挣的钱自然不要放过,而不该挣的钱却一定不要挣。否则,一个企业很容易被“机会”耽误,而失去真正的战略机会。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说过:真正的大师都知道自己的极限。真正卓越的管理者也知道放弃那些并不属于自己的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