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迪百岁老人摆摊鞋垫校园 |
分类: 【原创★青葱校园】 |
导读:昨日,传媒大学西门,百岁老人王振荣的摊位前,买鞋垫的人络绎不绝,3小时卖了近300双。老人第一次因为卖断货,提前一个半小时收摊回家。

王振荣老人1910年出生,住在传媒大学附近,老伴已去世。他从2007年开始,白天在家做鞋垫,晚上则到传媒大学西门附近摆摊卖,直到晚上9点半以后才回家。
昨日下午5时许,王振荣老人推着小车,准时出现在传媒大学西门附近的街边。此时,等候买鞋垫的人已经围了七八个,都是传媒大学的学生。“大爷,我要5双37码的。”“我要3双43码的。”
老人仔细地对着码数,学生们表示,原来就知道有个老人在这摆摊,不过看了报道才知道他已经102岁了。“以后会经常来买,多买点,让老人早点回家。”一位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来的女生一次买了30双鞋垫,就想尽点微薄之力。”而更多的学生则是买一两双鞋垫,放下10块钱就离开。对这些学生,老人不停地说着谢谢。
学生为老人送来热饭热菜,6点半左右,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给老人送来一份热饭菜。。“他们都对我太好了。”老人说这话时,有些哽咽。天色越来越暗,过往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老人的摊前总是围满人,基本都是三双五双的买。7点半,许多鞋垫已经断货。
笔者觉得首先是感觉到这些学生的热情,和关心老人的态度让人感动,可是话说回来了,这么大年纪还要卖鞋垫为减轻子女负担让人心酸,不知他的子女看了以后会有啥感想,还有一个问题这老人的养老保险呢?难道没有?为啥这么大年纪还要摆摊卖鞋垫呢?对于这样的老人,政府呢,红会呢,养老金呢?

王振荣老人1910年出生,住在传媒大学附近,老伴已去世。他从2007年开始,白天在家做鞋垫,晚上则到传媒大学西门附近摆摊卖,直到晚上9点半以后才回家。
昨日下午5时许,王振荣老人推着小车,准时出现在传媒大学西门附近的街边。此时,等候买鞋垫的人已经围了七八个,都是传媒大学的学生。“大爷,我要5双37码的。”“我要3双43码的。”
老人仔细地对着码数,学生们表示,原来就知道有个老人在这摆摊,不过看了报道才知道他已经102岁了。“以后会经常来买,多买点,让老人早点回家。”一位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来的女生一次买了30双鞋垫,就想尽点微薄之力。”而更多的学生则是买一两双鞋垫,放下10块钱就离开。对这些学生,老人不停地说着谢谢。
学生为老人送来热饭热菜,6点半左右,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给老人送来一份热饭菜。。“他们都对我太好了。”老人说这话时,有些哽咽。天色越来越暗,过往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老人的摊前总是围满人,基本都是三双五双的买。7点半,许多鞋垫已经断货。
笔者觉得首先是感觉到这些学生的热情,和关心老人的态度让人感动,可是话说回来了,这么大年纪还要卖鞋垫为减轻子女负担让人心酸,不知他的子女看了以后会有啥感想,还有一个问题这老人的养老保险呢?难道没有?为啥这么大年纪还要摆摊卖鞋垫呢?对于这样的老人,政府呢,红会呢,养老金呢?
后一篇:影视剧中各类香艳吻戏大搜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