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影人王迪
影人王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229
  • 关注人气:3,8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产大片何时能向美国薯片风摩大卖(图)

(2012-05-30 10:18:28)
标签:

王迪

国产

大片

美国

薯片

风摩

大卖

娱乐

分类: 【原创★影视评说】
导读:今年好象又是国产大片的又一个丰收年,国产大片争相恐后的纷纷上映,强大的明星阵容、精良的制作班底、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再加上先期精彩的吆喝叫卖,但还是难掩这些大片的尴尬处境:有的叫座不叫好、养眼不养心;有的上映后恶评如潮。
国产大片何时能向美国薯片风摩大卖(图)
令笔者不解也是很多业内人士想知道的一件事,那就是中国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产大片?据调查显示,票数排在首位的是“关注现实或再现并表达历史”,位居其 后的两项分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故事好看动人”,而网友最不看重的一项是现在很多大片引以为傲的“技术上达到国际水准”。调查结果说明,大导 演、大投入与大明星可以成就大片与好票房,但未必成就好片与好口碑。电影是商业元素和普世情怀的结合,是反映历史与现实、启迪心灵的“诚意之作”,而不是 用钱、大牌和营销手段打造出来的“圈钱之作”。这些年中国电影发展迅速,2010年底,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100亿,今年的10月18日又攻下了第二个100亿高地。业内人士预计, 今年全年的票房可能突破130亿。但繁荣的表象之下,问题与危机也不容忽视。观影人次被认为是衡量电影市场的最真实数据,而与票房急增相对照的是,中国观 影人次的增长速度却在减慢:2007年观影人次增长接近40%,但2010年却只有19%。
电影追求票房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太倚重票房,不仅会让电影走向单一娱乐化、商业元素的堆砌,缺乏内涵与灵魂;还会引发电影生态失衡、畸形发展。目前,掌握大 量资源的国内电影大公司、大导演、大制作电影已形成对档期、院线等方面的垄断,赚钱的电影也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大制作影片上,而占市场绝大多数的中小成本 电影却成了市场中的炮灰。当年,贾樟柯精心打造的《三峡好人》在撞上《满城尽带黄金甲》时,输了个丢盔撂甲,这让一向执着于中小成本电影的他大呼不公。但 时过境迁,吃过太多亏的贾樟柯据说如今也“学乖了”,正在张罗他的第一部武侠大片《在清朝》。这让人在期待的同时,也不免五味杂陈。
电影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之一,担负着振兴文化产业、传播中国文化的大任。近年来,虽然国产影片海外市场的票房收入逐年上升,但在全球电影票房总额所占份额 连1%都不到,与美国等影视强国差距悬殊。但在目前国内公信力不高的情况下,国产电影要走出国门闯市场何谈容易?不仅如此,今年是我国加入WTO十周年, “进口影片20部保护性上限”的保护期结束,国外分账大片给国产片带来的压力不容小觑。中国电影如果还沉浸在行政保护的幻想里,不尽快丰满羽翼、增强竞争 力,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