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影人王迪
影人王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229
  • 关注人气:3,8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影艺考为何踢爆门槛揭秘幕后潜规则(图)

(2012-05-14 10:22:15)
标签:

王迪

北影

艺考

现场

踢爆

门槛

潜规则

娱乐

分类: 【原创★娱乐视点】
导读:一边是“艺术人才饱和”的权威言论,一边是“100:1”的惊人录取率,虽然今年的“艺考”略有降温,但全国仍有200万考生踏上这条独木桥!
北影艺考为何踢爆门槛揭秘幕后潜规则(图)
挤爆艺考路究竟为哪般?北京两所著名艺术类院校表演系的招生考试目前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北京电影学院将从报名的6000人中选择30人,中央戏剧学院将从 6000人中选择50人,进入三试的幸运儿正在北京等待最后的消息。而本周五,南方艺术表演重镇——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招生的大幕也将拉开。
在每年三月这个艺术高考的“忙月”,美术、音乐、表演、编导等艺术类专业的招生都吸引了数以百万的“追梦人”,北京、上海、成都等艺术高校聚居地,往往出现“全家总动员”的壮观景象。而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窘境却是不争的事实,人们不禁要问:挤爆艺考路,究竟为哪般?
“艺考”——进名牌大学的捷径?笔者认为,参加艺术高考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为,“竞争太激烈,只有少数人才能梦想成真。”
北影艺考为何踢爆门槛揭秘幕后潜规则(图)
北京电影学院每年以红地毯方式公布复试名单,不少落败的考生泪洒当场。近日,3100多人中脱颖而出的541名考生,进入北影表演系三试,争夺200个入围名额,而最后只有75人才能真正圆梦。
“艺考投入的财力甚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回报。”
专家指出,参加艺术考试的考生一般都带着艺术热情,但未必所有的艺术考生都适合走这条路,加上参加“艺考”必然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投入,学生必须想明白是否真的喜欢艺术、适合艺术才去挤这座“独木桥”。
失业——没有出路还要“艺 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当今社会比较浮躁,艺术高考出人才快,考生今后容易一夜成名,出现“趋之若鹜”现象在所难免。当然,参加艺考的学 生也不乏真正热爱艺术的青年,但在投身艺考之前,应该先衡量下自己的条件,例如外表、性格、思想等,而不是试图通过突击培训来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以《车 逝》一片在韩国釜山电影节获得“亚洲电影之窗”大奖的新锐导演书亚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培训班有利于艺术技巧的普及,这本身是一种好现象。但是,艺术一般 主要靠考生自己的审美和天赋。培训班浓厚的“应试教育”痕迹,并不能给艺术素质的提高提供很大的帮助。
笔者在北京电影学院的2009 年招生通讯中看到,学校明确表示将减少单纯看专业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而按照高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则将从去年的7个增加到今年的9个。这意味着“艺考”培 训班的专业市场将逐年受到限制,艺术院校招生向文化课成绩倾斜的趋势,可能直接影响“艺考”市场资源的分配机制。如何对艺考培训班这一暴利产业加以规范, 帮助真正热爱艺术、适合艺术的考生走上求学之路,是有关方面应该深入思索的问题。导演、社会学家、表演系老师透视“艺考”怪现象——这是一场选秀,你适合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