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迪中国电影赢家娱乐 |
分类: 【原创★影视评说】 |
导读:股市有起伏,房价开始降,似乎独有电影票价屹然挺立且一路看涨。这些年常写些类似“票价‘告’涨”、“票价又涨”之类的稿子,年年写,年年涨。转眼快
2012年了,定睛一看,真无奈,只能是“票价‘还’涨”。这两天,八大院线和张伟平闹将起来,要么谈市场杠杆,要么请领导做主,各说各的苦,争最低限价
的涨跌。一个是生产商,一个是终端卖场,所谓最低限价,指的是影院与片方结账时依据的价钱。限价涨了,“羊毛出在羊身上”,电影票价看着就要涨;维持限
价,未见得电影院就不涨价,当时《阿凡达》票价也是三级跳到相关部门不得不出面干涉。最低限价之争,不过只是市场双方就利润空间的博弈。不管谁胜谁负,观
众都得掏出更多的钱,买高企不下的电影票。

仔细去看,这场商人间的争斗,中间并没多少观众的位置,争短利的、旁观的,不曾有人提起观影人数这回事。似乎博弈双方都没人真心记得,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到 底是与方便面有些不同。让我们来数数,近些年中国电影什么在涨,又有什么在降。上游制作——制作成本、片酬等涨了,类似《芙蓉镇》、《活着》、《霸王别 姬》等贴近人心的好作品的数量降了;中游宣发——拷贝数涨了,忽悠吹嘘的风气涨了,坐地起价越来越常见了,协商办事的通行度降了;下游放映——银幕数、电 影票价涨了,单银幕观影人数降了,人气降了……总之,观众掏钱走进电影院看部值回票价的好电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要算单年观影人数最多的中国电影,依然还得仰望上世纪80年代动辄上亿观众的《少林寺》、《喜盈门》等。票房专家刘嘉曾指出,目前我国城市人口为6.7亿 人,2010年一年观影人次仅为2.8亿。还有媒体报道,有业内人算过账,全国范围内,一场电影平均下来才7个观众。现实是,电影这一曾经的大众娱乐消费 形式,目前越来越成为一个“小众”参与的大众消费。众多原因中,高票价首当其冲。 《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电影平均票价为36.38元,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家 庭人均月收入为1571.5元。也就是说,一张电影票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月收入的2.3%,与发达国家0.5%的数据相比明显偏高。

这种情况下,电影产业各方,通过“涨声”博弈,不管谁赢了,都算不上霸气、英雄。真正的霸气、英雄,是“上游制作”拍出“三贴近”好电影,“中游宣发”秉着诚意调动观众热情,“下游放映”尽最大可能提供观影方便,一起让电影院里的掌声越来越响。
。
仔细去看,这场商人间的争斗,中间并没多少观众的位置,争短利的、旁观的,不曾有人提起观影人数这回事。似乎博弈双方都没人真心记得,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到 底是与方便面有些不同。让我们来数数,近些年中国电影什么在涨,又有什么在降。上游制作——制作成本、片酬等涨了,类似《芙蓉镇》、《活着》、《霸王别 姬》等贴近人心的好作品的数量降了;中游宣发——拷贝数涨了,忽悠吹嘘的风气涨了,坐地起价越来越常见了,协商办事的通行度降了;下游放映——银幕数、电 影票价涨了,单银幕观影人数降了,人气降了……总之,观众掏钱走进电影院看部值回票价的好电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要算单年观影人数最多的中国电影,依然还得仰望上世纪80年代动辄上亿观众的《少林寺》、《喜盈门》等。票房专家刘嘉曾指出,目前我国城市人口为6.7亿 人,2010年一年观影人次仅为2.8亿。还有媒体报道,有业内人算过账,全国范围内,一场电影平均下来才7个观众。现实是,电影这一曾经的大众娱乐消费 形式,目前越来越成为一个“小众”参与的大众消费。众多原因中,高票价首当其冲。 《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电影平均票价为36.38元,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家 庭人均月收入为1571.5元。也就是说,一张电影票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月收入的2.3%,与发达国家0.5%的数据相比明显偏高。

这种情况下,电影产业各方,通过“涨声”博弈,不管谁赢了,都算不上霸气、英雄。真正的霸气、英雄,是“上游制作”拍出“三贴近”好电影,“中游宣发”秉着诚意调动观众热情,“下游放映”尽最大可能提供观影方便,一起让电影院里的掌声越来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