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院学习日记( 9)

(2010-09-18 11:16:07)
标签:

梁衡

四惠桥

《小说月报》

《人民日报》

散文

文化

2010916  星期四   多云

9、拜见梁衡先生

鲁院学习日记( <wbr>9)

梁衡在自己的农家院落

今天没课,可以出去一下。来鲁院十天了,除了周围的草地,还没走出过500米范围的区域。

学校要搞五周年庆典,希望邀请梁衡(《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著名作家)先生过去。梁先生是我院的顾问,曾去学校讲过课。因为他非常忙,所以能否邀请到,是个未知数。

电话上预约了,说我要过去,梁老师很高兴。他说北京的交通很堵,你要算好时间。我说知道了。一大早起来,去河边溜达了一圈,吃完饭正准备走,卢一萍来了。刚在《小说月报》上看过他的《孤哨》,影响很深刻。两人一起谈文学。谈新疆,也谈陕西。

8点多出发,看到门口有一趟公交开往四惠桥,没几站路程,于是就坐上。谁知这趟公交摇摇晃晃走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在四惠桥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停在桥下。问司机,说这里离四惠地铁站有十多分钟的路程呢!

一肚子闷气!看看表,已经十点多了,我还在城东,距离万寿路有很远的路程。想想这城市大有什么好处?——房子一平米数万元,每天有几百万两汽车制造二氧化碳。比较起来,西安算好多了!这段时间,我无论从城北到城南,或从西郊到东郊,应该也差不多了。突然就心烦意乱起来,想想梁老师头天说的话,看来他对北京的交通是非常清楚的。

天气非常闷热。我没带什么东西,走到地铁口的时候还是出了一身汗。这里是地铁1号线的第2站,但人已经很多,几乎挤不上去。想想西安的地铁马上就要开通,它也是这个样子吗?如果真是这样,哪有什么好盼的?!

鲁院学习日记( <wbr>9)

刚参加工作时的梁衡

 

到万寿路时,已经11点了。出站后搭车,上面都有人。想想梁老师一直等在家里,心里惶惶不安,于是就努力往前走。走了两站路程,拦住一辆出租。

梁老师见我来,非常热情。寒暄,沏茶,言辞中透着亲切,仿佛已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说明来意,送上刘书记、刘院长的问候,邀请他参加学院五年庆典,梁老师很爽快就答应了,并邀请我一起吃饭。席间,梁师母讲起了她小时候的艰难。她说她六岁就开始做饭。个子小,踩着凳子。冬天手经常被冻烂。婚后,梁老师是新闻记者,经常不在家,她一个人挑起全家人的重担,边教书边照看孩子。有一次上课,六个月的儿子爬出去了,一直到马路上,她惊出一身冷汗!回嚼那段艰苦岁月,老人很心酸,也很欣慰。由于长期劳动锻炼的缘故,他们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有的雇好几个保姆,然而师母坚持不雇,她自己收拾屋子,做饭,洗衣服。梁老师说他们在昌平有一处农家院落,院子种了很多种树以及各种果蔬,都是他们自己种的。他们盛情邀请我去那里做客,并希望刘院长也一起去,师母做饺子招待我们。

不觉间已经聊了很长时间。回去的时候,两个老人送我到车站,千万叮咛,告诉我怎么回去,仿佛我就是他们的孩子。车子一时不来,我让他们回去,他们不肯,一直等到我坐上车,这才慢慢离去。

心里一丝丝感动,暖暖的。

鲁院学习日记( <wbr>9)

草原少年

 

梁衡是一位在新时期散文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作家,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散文作家的星空里。梁衡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的激情蕴藏在深沉的思考中,别有的那份厚重与沉实,避免了简单的抒情与表白,显示出大散文的气韵。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他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梁衡的人物散文中,其主人公大多带有着某种的悲剧性的色彩,从美学的意义上讲,悲剧能令人崇高,梁衡在他的散文中能神飞八荒、思接千载,思之所至,情之所钟,哲理和现实生活血肉一体地融合起来。

鲁院学习日记( <wbr>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