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厚土》连载13

(2009-06-23 08:11:52)
标签:

育儿

外婆

抗战

厚土

老汤

文化

                                                                             第四章

 

1

外婆从祝村回来的路上遭遇了暴雨,被淋得精透,回来后就病了。外婆生了抗战以后身体一直不好,营养不良,整日操劳,又没有时间休息,但最关键的还是心累。小抗战被人欺侮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外婆不可能每时每刻守护在孩子的身旁。抗战经常被大一些的孩子打得伤痕累累,大家都叫他“小杂种!”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外婆很无奈,感觉自己真有些力不从心了。

母亲那时候已经开始懂事了。经历了人生的诸多磨难,年少的母亲过早就成熟了。母亲除了挑水,还要洗衣做饭,照看抗战。外婆倒下后,家庭的重担落在了母亲稚嫩的肩膀上,她整日守候在外婆的身旁,很少离开。从小做惯少爷的祝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遭遇了几场灾难也没能改变他的禀性,他开始怨天尤人,抱怨外婆没有能力养活一家人。母亲照看外婆后,祝俊一个人出去讨吃的,讨回来的食物连自己的肚子也填不饱,更别说全家人了,母亲和外婆因此经常饿肚子。祝俊坚信自己的父亲在外面做了大官,要外婆带他去找自己的爹。外婆去了几趟祝村,回来后就病了。

平子那段时间经常来给外婆送吃的,帮母亲弄水。外婆让平子按照自己的法子给自己治病,平子试了几次都没有效果。眼见得外婆日渐憔悴,人都失了型,母亲吓得放声大哭。她跪在平子的跟前,央求他一定要救救外婆。平子说好闺女快起来,我会尽全力的。平子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给外婆请来了郎中,郎中看着昏迷不醒的外婆直摇头,转身欲走。母亲见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对着郎中不住地磕头。母亲说大爷你就发发善心,救救俺娘吧!你救活了俺的娘,要俺做牛做马俺也愿意!母亲泪流满面,头碰在地上“咚咚”地响。平子见状也跪了下去,对着医生磕了个头。郎中长叹一声,说你们赶快起来,我尽力吧。

外婆其实只是受了风寒,劳累过度就病倒了。她用了郎中开的药,几天之后人就转变过来了。有了一点精神后外婆就开始拒绝用药,她说我也知道这些药拿病呢,但这药太贵了,自己的命贱,服不住的。外婆让平子把没熬的药退回去,平子生气了。平子说云儿,你太任性了!从小就任性,现在还是这个样子!你倒下不要紧,这一家人怎么办?抗战怎么办?这些药人家是按照疗程配置的,不多不少,现在病情刚有了好转,怎么可以半途而废呢?

外婆没有再坚持。

一场大病后,外婆看淡了一切,变得异常坚强起来。她不在乎村里的流言蜚语了,别人怎么看也无所谓,包括她跟平子的爱情。抗战不是日本人的种,不是。自己跟小鬼子也很清白,并没有什么龌龊的事情。祝老爷是个好人,他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因此外婆发誓一定要将他带好。平子对自己的感情外婆也知道,但是他们两个不合适,外婆掐算过,他们一个是火命,一个是水命,水火不相容啊!再说自己现在拖儿带女一家几口,她不想再拖累他了。战后的家园百废待兴,到处都有荒地,外婆准备带领母亲和祝俊开挖荒地,讨吃毕竟不光彩,也不是长久的事情。不管别人如何看待,她要将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抚养成人。

外婆的付出很快就得到了回报。秋天的时候她收获了很多粮食,一年都吃不完。当然,这一切与平子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从种到收,这个男人都全力以赴地参与了,比自己的活还当心。外婆也在灯下替平子缝补衣裳,家里有好吃的就让孩子送过去。外婆说平子啊,你不能老这样下去啊,该找个合适的女人了,一个人太苦。平子说没遇到合适的,不着急。外婆说平子啊,你都快四十岁了,还不着急?再过十年,半截身子就入土了,想找也来不及了。平子说来不及就不找了,这样也好啊。外婆轻轻地摇摇头,目光与平子相遇,感觉有些烁热,炙人。

日本人投降以后,村子里经常来来往往的是区大队和国民党的部队。那时侯大家都知道,只要是晚上来的,就是区大队,白天来的就是国民党。其实到了后来也搞不清是谁了,有时候区大队刚走了,国民党就来了。不论是谁,来了就借地方做饭,要水喝,喂马。当时也搞不清楚他们在干什么,你打我,我打你,互相追着打。外婆每天都在留意着,看有没有祝老爷的消息。问了很多人,都说不认识。外婆最看不得伤兵,看见他们就想起了老吴,该死的日本人啊!外婆想不明白的是日本人已经投降了,为什么还要打仗?有一次看到一个兵一条腿没有了,外婆就问他,你这是图个啥呢?弄成这个样子,又不是打日本人!现在腿都没有啦,咋回家过日子啊。那兵就哭了。

那时候外婆他们最害怕的不是兵,他们不论是谁,来了不过是借地方吃住,几天就走了,不祸害人。最害怕的是土匪,当地人叫“老汤”。那些老汤都在一些比较大的村子里和集镇上,较大规模的有几百人,有刀有枪,区大队和国民党的部队都不轻易去惹。哪一个村子得罪了他们,不定哪一天就把村子洗了。村里为防土匪挖了护村沟,修了很高的围子墙,一到傍晚就关村门派人打更。但还是防不胜防,常有人被老汤绑了去。他们绑了人就喊出价来,限几日内送钱赎人。只要被绑过一次,一个家也就破败了。因此稍稍富裕一点的人家,都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更不敢单独出行。因为老汤在各个村子里都有自己的内线,看到有隙可乘,就会下手。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人们都在心惊胆战中过日子。两年来,祝俊在外婆的调教下学会了干活,母亲也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

那天外婆回去做饭去了,地里就留了祝俊和母亲两个人。玉米已经长得漫过了人头,绿茵茵的很茁壮,看来今年又是好收成了。稠稠的叶子把四周堵得很死,整个玉米地里像一座大蒸茏,热得人无法忍受。汗水不停地浸了出来,在被玉米刷过的脸上,胳膊和脖颈上流淌,蜇得人生疼。才十五岁,母亲已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了,象一只刚蜕去绒毛的小天鹅,水灵灵的,光艳照人。衣服紧紧地贴在她的身上,很不舒服。祝俊也出落成了一个翩翩少年,个头比母亲高,但皮肤没有母亲的红润。不知为什么,母亲一直不喜欢他,尽管在一块好几年了,她也听说他就是自己将来的女婿,可就是对他产生不了感情。祝俊则不同,他把一门心思全用在了母亲的身上,并不失时机地向母亲献殷勤,母亲很反感。见外婆回去了,祝俊便扔了锄头,一屁股坐在地上,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祝俊说英子你也歇歇吧,快累死人了。母亲没有理会,甩开胳膊锄着草,已经开始发育的身子一晃一晃的,胸前像装着一对鸽子,左冲右突。祝俊忍不住站了起来,从后面搂住了母亲的腰,母亲用劲地晃动着身体,却怎么也挣不脱。

放开!母亲说。

嘿嘿,你是我媳妇儿,怕啥啊!祝俊嘻嘻地笑着。

放开手,要不我就喊人了。母亲生气了。

喊吧,这会地里又没人,你娘也听不见。祝俊涎着脸,一双手箍得更紧了。

母亲突然一挫身坐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母亲一哭,祝俊便慌了手脚,一时不知所措,他用力地将一颗玉米踩翻在地,然后用锄把根也刨了出来。

母亲回来后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外婆,家里好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外婆依然把他们当成未成年的孩子。连着几天,祝俊都在地里动手动脚,母亲只好把抗战带在身边。抗战很可爱,跑进跑出的,全然不顾人们对他的蔑视。没事的时候,母亲总是把他带在身边。祝俊很讨厌他,从一开始就讨厌,不知为什么。尽管他也不相信这孩子是日本人的种。抗战胜利了,他的父亲却一直没有音信,他感觉生活百无聊赖,除了跟母亲在一起。其实地里的活外婆是不指望他能干多少的,祝俊想去就去,不想去也没人强求。村里的人除了平子外,已经没有人跟他们来往了。平子把自己的地锄完后,又去把外婆家的玉米地弄干净。他每次来都在找着活干,或带来一些吃的东西给抗战。抗战于是成了他最好的朋友,老少爷俩能玩上大半天。平子说这孩子一看就不是孬种。外婆说谁敢说他是孬种?——他是抗日游击队员老吴的儿子!村里没有人相信,平子相信。平子知道外婆不会骗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