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相见恨晚
(2009-03-06 16:01:17)
标签:
婆姨企业文化干儿娘俩袁枚德国文化 |
关中人豪爽,吃饭用大碗,喝酒用茶杯。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一瓶酒上来,几个杯子一分就完了,拿起来一碰,仰起脖子咕咕咚咚就灌下去了,跟喝凉水似的。茂生有几次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去的,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袁枚的床上,衣服被脱了,因为已经吐得不像样子了,也不知道袁枚是怎样把他从车上弄到家里的……
这期间,有一个地产老板对茂生很感兴趣。地产老板想布置自己的办公室,来礼品公司选工艺品,和茂生聊上了。茂生丰富的工艺知识让这位老板很佩服,对足球的共同爱好使他们一见如故。从马拉多纳、济科、普拉蒂尼、荷兰三剑客到战神巴蒂、意大利王子巴乔、德国轰炸机克林斯曼、外星人罗纳尔多,从英超、西甲、意甲和德甲,到日韩世界杯,韩国队的侥幸和红魔啦啦队的疯狂,中国队三战皆墨尽吞九蛋……两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0六年世界杯,我准备去德国看球,到时候咱们一起去!”老板兴致勃勃地说。
茂生笑着点了点头。
老板请茂生到自己的公司参观。
老板姓鲁,他的公司叫“朝阳地产”,是古城地产界的新贵,已成功开发了几十万平米的楼盘。
鲁总的办公室很大,墙上挂着许多球星的照片:齐达内、亨利、费戈、舍普琴科等,还有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显得乱糟糟的。老鲁说我是个粗人,没多少文化,原来在省建搞了多年工程,现在拉出来单干了。企业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像个豆芽菜一样只长个子,很单薄呀!
茂生说:“其实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是你们没有挖掘罢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DNA,与生俱来,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老板自己的文化,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仅凭老板的一言一行已经不足以代表企业,企业就要建立自己的文化制度。企业文化是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经营运转、拥有各种竞争优势、达到可持续性经营而建立起来的,它是一种全体员工所遵循的行为及理念。对于一个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企业个人也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与企业达成和谐,共同发展和进步。”
“可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呀!前几天开房产交易会,看到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内刊,我也想搞,可不知道怎么做。”鲁总说。
“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内,它可以承载许多企业信息,达到上传下校,沟通交流的目的;对外,它是企业的一张名片,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良好平台。”茂生在滨海的时候和朋友曾经探讨过这方面的内容,也阅读过一些这方面的书籍。那时他们的野心很大,把企业的VI都设计了,甚至规划几年后能够上市,当然也涉及了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容。
“周总,看来你对这方面研究颇深呀!——恨不相遇未嫁时,我们企业如果有像你这样的人才就好了!”鲁总很感慨地说。
“哪里哪里,我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谈不上什么研究!”茂生很不好意思。
鲁总那天盛情招待,要茂生把他的办公室重新设计一下,所有的样板间也选用茂生推荐的工艺品。许多业主看完样板间后照本宣科,一时袁枚的门市上都开始缺货了。
冬去春来,袁枚的礼品公司在茂生的帮助下已经发展成集团公司了,在省内各市都成立了分公司,茂生比以往都忙,经常穿梭在省内的国道上或国内的空中大巴上,袁枚给他公司40%的股份,茂生不要,他情愿拿年薪。一年来,他的生活基本费用都是公司支付,因此积攒了十多万元。看着身边许多人都买了房子,茂生蠢蠢欲动,常常回去时和秀兰商量房子的事情。
家里的那套房子租出去了,租金很低,因为附近的人都不愿意租。不过这些钱用来付山上的房费还是够了。茂生每月给娘俩带回一千元的生活费,她们在工艺厂生活得还算可以。花花越胖了,秀兰也发福了,工艺厂很多人下岗后没有工作,生活也没保障。大家都很羡慕她。
“秀兰,听说茂生在省城做大生意,都买房子了,你娘俩啥时候下去呀?”老吕婆姨问。
“没有呀!茂生在给人打工哩!长安一套房子几十万,我们哪有钱买呀!”秀兰说。
“秀兰,听说茂生一个月拿一万多,这么多的钱怎么花呀?”看门房的老刘问。
“哪有这么多?——听谁说的呀!”秀兰不想树大招风。
“秀兰,茂生才是真的有本事的人,厂子倒塌了,就他到了好处。能不能让我那干儿和尚也去给他打工呀?一个月一千元就行了。”柳诚明婆姨说。
干儿和尚是她对柳诚明的特殊称谓。
“——这个恐怕不行。听说人家那里都是大学生,个个懂英语,会电脑,柳诚明去了能干啥?”秀兰笑了。
“——唉,你算是有福之人呀!跟了茂生不要受苦……”柳诚明婆姨喃喃地说。
工艺厂放假后,工人没有事干,只好到处找工作。工艺厂的工人除了会注浆就是烧窑,女的除了修坯什么也不会,到社会上四处碰壁,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老吕婆姨、柳诚明婆姨等都在西川跟工,每天日晒雨淋,辛苦一天才十几元钱。
和她们相比,秀兰算是比较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