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原著实录
《道德经》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经典解读清黄元吉《道德经注释》说:“千里邦畿,欲造其途,底其境,岂容举足便至,计程可期者哉?其始也,无非足下一步一步趋,由近及远,而始至其地焉。”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说:“有形之类,大必滋于小,高必基于下,远必自于近。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圣人见端而思末,睹指而知归,故不为福先,不为祸始,踌躇以兴事,每以成功。”
只要行动起来,你必然会接触到一些事情,产生新的认识,并触动头脑中的灵感。这有助于你形成新的想法。只要行动起来,你必然会接触到一些相关的人,听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运气好的话,还会遇到某个乐意帮你解决问题的人。只要行动起来,你将发现,许多似乎很难解决的问题,远远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难。
有一句话说得好:行动产生奇迹。你心里有了一个好的想法、一个好的计划,无论结果如何,你得先干起来再说。即使干蠢事也胜于呆立不动。刚开始可能有点盲目,可是干着干着,事情的轮廓就出来了,心里有了底,越干越顺手。
松下幸之助年轻时,在一家电器公司打工。他野心勃勃,天天琢磨着要自立门户,开创一番事业。但他既无本钱又无背景,对做生意一窍不通,如何能独立创业呢?但松下没有顾忌,他说干就干,邀请两位朋友合伙,凑了一点资金,买了一台简陋的机器,在自己家里办起一个生产电源插座的手工作坊。
几位伙伴齐心协力,苦干一个月,终于生产出第一批产品。这时候,他们才想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把自己的辛苦成果变成钱呢?在此之前,谁也没考虑过销售的问题,可见他们多么外行!经过一番商量,最后决定,推举一位口才好胆子大的同伴,将插座提到街上去卖。这位同伴辛苦了一上午,结果一个也没有卖出去。
他们意识到这种方法不行,马上找人请教。懂行的人告诉他们:你们应该将产品放到信誉好的电器店里代销。
但是,他们的插座虽然做得很结实,外观却很粗糙,就像假冒伪劣产品,那些电器店都不愿帮他们代销。
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呢?他们又没有钱改进设备和技术。那两位朋友思来想去觉得前途不妙,宣布退出合伙。
朋友的退出没有动摇松下创业的决心。他每天提着那些没人感兴趣的插座到处推销,做着前途渺茫的坚持。
几个月的徒劳无功后,松下忽然时来运转,接到一笔加工5000个电扇底盘的订单。他的运气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去一家电器商行做过几次推销,那位老板认为他的插座质量太差,谢绝进货。不过,老板觉得松下态度诚恳,像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于是委托他制作一批电扇底盘。这种产品制作难度不高,利润率也很低,有一定实力的厂商是不愿接活的。但松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入,哪怕赚一分钱也是高兴的,遂欣然签下订单,并且把活干得漂漂亮亮。老板十分高兴,又交给他另一批同样的订单。
以此为起点,松下的实力渐渐壮大,并在实践中慢慢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最终成为商界顶尖人物,他的公司也成为今日蜚声全球的松下电器公司。
人生之旅,充满了未知因素,犹如行走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既没有地图,也没有罗盘、坐标和向导,前面风险丛生,结果难以预料。很多人有了一个好想法,却迟迟未见行动,有一个重要原因:对自己的无知感到恐惧,他们希望等到更有把握时才开始行动。
对此,大企业家沃伦·阿维斯说:“无知是最大的快乐。如果一个企业家知道所有可能绊倒他的陷阱,那么他可能永远也不会开始。”如果一定要等到准备充分、有相当把握才采取行动,那么,一生将在希望、迟疑和等待中平庸地度过。
如果你想成功,必须凭勇气去征服未知的领域。不管有无风险,先干起来再说。在干的过程中,你才知道自己真正缺少什么,然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通过实践培养成功必需的素质。即使失败,起码有经验可借鉴;何况,你也可能成功,从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