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空字,凡夫俗子首先体会到的是“空空无物”。这个空在凡俗之中,就代表着空空无物。
偏偏修道之人在空中看到了“物”,看到了物就是悟道。因此空也是悟道之空。
当俗与道的两个文化体系中的空,在交替使用的时候,又让人不知所从。两个体系的空交替使用,就是禅机。
在参禅的初级阶段,就是围绕着这个空的概念做文章,直至触摸到空的本质。中国的修道之人,也以进入空境为目标。老子描述这种境界时说:“其中有精……其中有像……吾不知其名……”
佛门中所说的空境,就是中国修道者所说的道境。那么如何从学理上理解空境,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了。
譬如说有两个武士比武,一个用刀,一个使剑。用刀的说刀厉害;使剑的说剑厉害。如果把刀与剑还原为原子状态,究竟是刀厉害还是剑厉害?
这个原子状态,就是刀与剑的空的状态。或者直观地说,是刀与剑的初始状态。因此空就是指万物的初始状态,这是一种没有状态的状态。说是没有状态的状态,是因为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感知不到了物的存在。
真正触摸到了空境,此时你才能发现物质世界的由来和缘起。
一切俗世间的学问,都是站在山下想象山顶的风景。当你到了山顶,又会对山下的学问哂然一笑。
再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你在电影院看电影,前面的屏幕就是“空”,当放映机射出一道光到达屏幕上,就出现了人物和风景。当然我们都知道,放映过程就是在还原当初摄制的过程,但是这个放映过程很像修道的过程。摄影与电影院的放映,只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如果你有一个足够大的摄影机,架设在宇宙之外,那么你也可以把自己当做这架摄影机,架设到宇宙之外,去拍摄宇宙与自然的演绎过程。此时你心中的任何一个念头,都会像灰尘一样影响到拍摄的效果,看不到真实的情景。所以你要斩断六根,致虚极守静笃,去追寻宇宙的源头。
即便你无意去探寻宇宙的奥秘,至少你现在也应该明白:空,并不是空空无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