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补肺丸》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让我对现在的中医体系彻底失望了。把持中医的人不懂中医,如今已把中医经变成了伪中医。而中医不过是中国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罢了。见微知著,怎能让人不担心?
众所周知,商人大肆炒作养生概念,肆无忌惮的圈钱,已经让绝大多数的国人中招。花钱事小,关键在于要把人们的意识引向何处?将来如何拨乱反正?
《道德经》有云:天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地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前者讲的是自然淘汰,适者生存;后者说的是自然平衡之理。因此有人说:存在就是道理。你存在,说明你在自然平衡中占据了一个位置。而那不存在的,已然在平衡的变动中被淘汰。因此“天不变道亦不变”。
补有余而损不足,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损有余而补不足,而生存下来的或是新生的,在新的平衡系统中登场,并继续生存下去。
中医是用天地平衡的道理来阐述人的健康问题。其核心依据是阴阳学说,五行之理。何谓五行之理?
金生水,金为母,水为子;水生木,水为母,木为子;木生火,木为母,火为子;火生土,火为母,土为子;土生金,土为母,金为子。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关键之点在于平衡,你平衡,你健康。
有句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这是一般人的认知。正是这种观念导致养生学被偷换概念,大量的人为追求健康而被圈走了血汗钱。实际上养生本身是一种水磨工夫,非一朝一夕能见功效。现在市面上的养生品,五行属性不明,能入哪一经更是不知所谓。结果医院里依然是人满为患。
中医的治疗没有那么简单,基本理念还是保持平衡。子盗母气则母必衰,要补其母,谓之培本固原;母旺子衰则补其子、泄其母,妙在疏通,通则不痛。实症虚症治疗手法各有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一个好的中医师,在于能够准确的找到病源,然后或是针灸、或用药石,八仙过海,各有巧妙不同。药石又有君臣辅佐之奥妙,去芜存菁,利用药引将药力送往相关的经络,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不过是药三分毒,又有以毒攻毒的说法,实际就是五行相克之理。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关键在于疏通,而疏通则在于一个“泄”字。总而言之,中医治疗有相克之法,有疏通之巧妙,至于咳嗽就该补肺,纯属虚妄之语。同是肺部的疾病,病源不一定相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医讲究辨证治疗。
我们所研究的命理学与中医,依据的是同一个理论体系。卯主风,酉主肺,卯酉冲则人才会有呼吸;午主心,子主肾,子午冲则血液布达全身。水谷精微,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营养,是由血液来输送的。你有呼吸,有心跳,那么我问你:你该补什么?
肺怕寒,肾要暖,火显然很重要,但是平衡更重要。卯主风,没有呼吸活不了,风无去处就是病,积郁成疾。我在讲命理的时候曾多次强调过这一点。
人如果摄入的氧多,身材必然高大,而摄入多少氧,又受到八字的先天节制。是不是从小给孩子多吸氧就能长大个呢?不要忘了还有氧中毒一说。你能做到的就是尽量达到平衡。中医能帮你做的也是达到平衡。平衡才是硬道理。
子主肾;午主心;卯主肝;酉主肺。从命理的三合局理念可以导出,子午卯酉都缺少不了土,土是根基,也就是人的肉体。人体五脏都依肉体而生,土也主脾胃,因此人要吃饭。合理的饮食就是养生。
在养生学中有一种说法:肾主先天,脾主后天。当然中医也这样说。
说到这里,你是否有所领悟?即便你不能由此领悟出什么养生的方法,至少可以因此鉴别真假养生。
PS:此篇有治疗内伤支效
有同学说为等新的博文上传,憋出了内伤。特以此篇打通彼之三焦,达水火既济之功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