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眼里,牛是勤劳的象徵(为什么还要吹它?)。当然这是一种赞美,为了不负卿,牛肉照吃、牛奶照喝、牛皮鞋照穿(吹牛原来是为了取皮)。我们中国人是很务实的民族。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诞生了牛文化,首屈一指的当属弹丸小国西班牙。在那里有一种职业,专门向观众展示如何用技巧把牛刺得遍体鳞伤;还有一种全民运动,就是向牛挑衅,让牛来顶自己的屁股,撕开自己的裤裆。与牛同欢,与牛同乐。同时给所有看到的人带来欢乐。
接下来要属印度了。在那里牛是神物,可以藐视人间的法律,不遵守交通规则。当牛死了以后,尸体交给秃鹫去处理,人们绝对不吃,只是把皮剥下来留作纪念。
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印度的很多习俗也随之传入了中国。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到北京的白云观去转转,和道士们聊聊天,你就会知道,全真教的道士绝对禁食牛肉。你能说中国的道教没有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没有受到佛教的影响?
过去中国的社会结构简称为三教九流。一百多年前中国人信奉的还是释、道、儒,三教相互融合,同时共存。是三教一体的信仰模式。因此中国人心胸包容,勤劳乐观,贫贱不能夺其志。自古至今,破坏中国文化的都是胡人,包括胡人的思想。
中国的牛文化虽然不能称为世界第一,但时间之久远,绝对是世界第一。牛不但帮助人们耕种,还曾经是人们的座驾。老子的坐骑就是一头大黑牛,堪称是世界第一牛(为了衬托紫气东来,一般称为青牛,而不是玄牛、皂牛)
。吴承恩在构思《西游记》的时候,也曾经把这头牛借来,客串了一把妖怪。
中国第二牛就是吴承恩虚构出来的,称为大力牛魔王。牛魔王的故乡被设定在西牛贺洲。现在飞得最快的宇宙飞船,到西牛贺洲也不知要飞多少光年,因此根本无法考证。【银河系的直径是十万光年,四分之一外径是多少?请专业人士计算一下。】
《封神演义》中讲,黄飞虎的坐骑就是一头五色神牛。其实哪有什么五色神牛,不过是在牛身上画得花里胡哨的,作为装饰。这在当时,肯定是有生活原型的。
在三千多年前的战争中,牛也是扮演过战争主角的。具体的办法是在牛角上绑上尖刀,点燃了牛尾巴冒充排气管(最原始的坦克)。结果这群牛在战场上横冲直闯,所向披靡。
现在已经到了盛夏,脑子里总是徘徊着“吴牛喘月”这个成语。【为什么只有江苏的牛怕月亮?莫非后羿射日也是骑着牛射的?】
在近代文人中,据我所知只有鲁迅先生自喻为牛。前些时候看了网传的文章,才知道鲁迅先生已经被提升为教授,胡适先生的工资收入也被嫁接到了鲁迅的身上,这就是粉丝效应啊。我当时就想:如果鲁迅当时的工资达到了三百大洋,他还会对写文章赚稿费那么积极吗?据说他对稿费很叫真儿的,堪称锱铢必较。
中国文化没落了,牛文化也随之没落。可是牛们不知道啊,还在积极为我们提供着牛奶和牛肉。不知你们想过没有,你们拼了命的喝牛奶,那些刚出生的小牛喝什么?所以除了偶尔吃奶酪蛋糕,我已经开始拒绝牛奶制品。
现在满大街的兰州拉面,牛肉板面,牛还在为广大劳动者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现在不是提倡复兴中国文化吗?是否也要复兴一下牛文化呢?让我们也骑着五色神牛,为大家发掘更多的《易学》宝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