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年轻的朋友们,尤其是年轻的女性朋友们,都会对这样一个问题感兴趣:皇帝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我们常听说某位皇帝宠爱某位妃子,很少有人谈论某位皇帝如何宠爱皇后。想必是由于皇后们大多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时时要做出一副母仪天下的姿态。
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上,宠爱皇后的皇帝不乏其人,不过大多是成年后的皇帝,一般是指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以后的皇帝。而被宠爱的皇后自然也有过人之处。很难想象一位少年天子,面对一位板着面孔,正襟危坐的皇后心生喜爱之情。
你想啊,一位二十左右的年轻人,正是贪玩儿好动的年纪,每天坐在文案堆前,批阅着永远也批阅不完的奏章,身心疲惫的他,伸个懒腰就算是健身运动了。如果这时身边有一位快言快语,活泼好动的阳光型女孩,无疑就会成为他宠爱的目标了。
据说清末的光绪帝十分宠爱珍妃。想必珍妃就是这样一位阳光型的女孩了。
坤造:丙子、庚寅、乙丑、辛巳。
大运:8己丑;18戊子
果然如此,珍妃正是这样性格活泼的类型。美中不足的是,她活泼得有点不知轻重,常常会得罪人,悲剧的是,她得罪的往往是能够主宰她命运的长辈。正确的说法就是冒犯了。
从命理学的角度看,乙木喜巳火,也喜寅木。巳火为伤官在时上,代表行为和语言;寅木在月支,代表亲友长亲。而寅巳相互穿害,表示她不怕得罪人,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可爱是可爱了,未免有些煞风景。
当然了,作为珍妃本人,并没有这种自觉。她会想:我到底怎么了?干嘛都跟我过不去啊!
当一个人大运走到年支运,或是时支运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所谓的关口。当然,并不是必然要发生危及生命的情况,但是这种隐患是始终存在的。尤其大运是命主忌神,或者是发生了喜神受制的情形。
珍妃18岁恰好行入了年支大运,准确地说是23岁开始行年支运。如果她谨言慎行,未必不能平安度过,毕竟子水忌神在命中是有制的。可惜珍妃本人并不懂这些,依然任性,依然我行我素,反害了卿卿性命,这大约就是丙辛合而喜神受制的缘故吧。
如果珍妃平安度过了戊子运,那么她也不会成为历史的节点,也不会引起史学家们的重视了。
珍妃死在井里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跳井的过程却成了历史的悬案。很多人倾向于是慈禧派人把她推下井的,不过这让人难以置信。慈禧太后这个女人确实没有什么才干,是历史把她推向了一个必须具备才干的位置,不过光天化日之下把珍妃推下井,这种事恐怕是干不出来的。如果珍妃忤逆了她,最严重的惩罚不过是当众掌嘴而已,甚至气愤当中说一句“你去死”,也不是没有可能。皇家人有皇家人的体面死法,一匹白绫,一杯毒酒,死而尸体无毁。要知道,那个时候是很讲究礼法的,一言一行都有规矩,如果公然派人把儿媳妇推下井,慈禧也就不成其为皇太后了。
珍妃死在了庚子年甲申月庚申日。从命理学的角度讲,我倾向于她自己跳井,赌气的原因有之,吓唬人的原因有之。不过她没想到慈禧对她跳井的行为听之任之。跳井之前,肯定也出言顶撞了慈禧,以至于一年后打捞她的尸体,慈禧还是怒气不消。
当命运出现寅巳申三刑的时候,尤其当这三个字都是喜神的时候,十有八九会有比较严重的疾病。可知珍妃当时还是病弱之身,难受得想死:“你们这么不体恤我,干脆死了得了”。结果搞得史学家们手忙脚乱,莫衷是一。
看了珍妃的八字,我只想说一句:在这冷漠的时代,请大家珍惜生命!
如果你有意考证有关珍妃的死因的话,建议考证一下当时的水文地质资料。当时紫禁城四面环水,水皮很浅,井口距离水面不过一米左右。不要一想到井,就是现代那些废弃的机井,最浅的也要有一百多米。
当年皇家的饮用水是从玉泉山运来。为了不破坏地脉,紫禁城里也不能随意挖井,而且不能挖的太深。因此跳井也不是很可怕的事情,吓唬人足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