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主导的房地产开发运动,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十年,现在很多隐藏的问题,开始凸现出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恐怕就数小区居民的停车问题了,不然的话,CCTV财经频道为什么专门专门报道这个问题呢。
其实每个小区在开发的时候,基本都建有地下停车位。现在一个奇怪的现象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一方面是地下的停车位大面积地闲置着;另一方面地面上却车满为患。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显然是价格的问题。
据我的了解,北京城区的普通小区,地下停车位的价格没有低于三百元的,而地上停车位一般不会超过二百元,地上地下的价差大多超过了两倍以上。于是修改《物权法》的呼声日益高涨。CCTV财经频道特别邀请了一位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说。
据那位专家讲,当初《物权法》出台的时候,考虑到为了鼓励开发商多建房,相应的条款向开发商倾斜。要想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修改《物权法》已是势在必行。
根据那位专家的介绍,我们知道,《物权法》是一部具有主观性的法规。那么我由此提出一点疑问:是否所有的法律条款在出台时,都具有主观性?具有主观性的法规是否具有公正性?
另外,法律法规的出台,必须要经由全国人大讨论通过的。那么代表们在讨论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了公众的利益?那些人民代表莫非都是开发商?
我们知道,法院的院徽就是一架天平。而公正、公平、公开也是法院的公开口号。如果法院所依据的法律本身就缺乏公正性,公平、公正何在?
对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不是我们这些升斗小民有能力解决的。公平和公正我们不敢奢望,至少应该让我们呼吸到一点“公开”的空气吧。因此希望当局给予我们知情权。而知情权是一个公平社会的基础。没有知情权,一切都是空谈。
PS:两年前我们拒绝人民币升值,现在发达国家拒绝中国制造,反倾销调查风起云涌。自然的法则就是一报还一报。
政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强硬的背后掩藏的是不成熟,或者是懦弱。
现在我依然坚信我的预测,从2011年(辛卯)开始,房地产泡沫将会破裂,无论是谁在极力维持房地产的泡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