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察与思考

(2009-04-15 11:36:27)
标签:

金融杠杆

经济晰

透支消费

杠杆效应

美国

杂谈

分类: 观点-及杂文

    无论你是否关注财经信息,对金融风暴这个概念都不会感到陌生。实际上这场起始与美国的金融风暴,就是一场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由于我们的民众对经济的概念比较模糊,加之媒体又极力淡化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我们如果想对这次经济危机有个全面的了解,还真的不容易。

    当我告诉一位朋友,美国加印了一万亿的美元,我国的央行也加印了四万亿的人民币。她听后拍掌较好。我问她为什么叫好?她说:这下子大家都有钱买楼了。我听了直接晕菜观察与思考

 

    看一个公司是否强大,不是看它撑起了多大的盘子,而是看它有多少可供周转的资金,专业术语叫“资金流”。如果一个公司的资金流断裂了,即资金周转不开了,这时如果没有人借钱给它的话,那么等待这个公司的唯一结果就是宣布破产。

    资金流在周转的过程中,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参与。而金融机构为了充分发挥闲置资金的作用,并且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开发出很多相关的金融产品。于是就产生了“金融杠杆效应”。如果你的想象力不够的话,就把这个金融杠杆效应看成是总资金流好了。当这个总资金流发生断裂的时候,就说明银行也没钱了。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我想,这点大家都容易理解。

    金融杠杆的正面作用是加速经济的发展,其负作用就是使经济产生泡沫。其中与个人相关的当属“信用透支消费”,西方国家很流行这个,钱还没赚进自己的口袋,就先花出去。这时你工作的第一目标就是归还银行的债务(还贷)。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你失去了工作,无法偿还银行的债务了,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话,结果肯定会是饿殍遍地。幸好这种信用透支消费的形式在我国还没有普及开来,大家手里都存有一点余粮,因此这次经济危机对我们的影响要小一些。

    加印四万亿的钞票,其实也是一种信用透支,是透支政府的信用,不过没有人去要求政府还债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平摊在每个国人的头上。这种平摊主要体现在通货膨胀,就是说,你如果够买一件生活用品,就要花比以前更多的钱。

 

    当局曾经声称,要投资四万亿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现在已经出笼的方案,就我所知的是“三下乡”。即“家电下乡”、“电脑下乡”、“汽车下乡”,去开辟农村市场。生产这些产品无疑会拉动很多相关的产业,那么这些产品的销路该怎么解决呢?

    就我所知,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是很贫困的,人们的购买能力十分低下,甚至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有钱消费家电产品、电脑和汽车的,我想,他们手里已经有了这些东西。就是说,这类消费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即便这些人把这些产品更新换代,也只能消化一小部分产品。那么其余的产品怎么办?恐怕地方政府买单是唯一的出路。

    问题又来了,地方政府没钱怎么办?

    向中央政府要!

    中央政府没钱怎么办?

    印钞票!

    城门失火尚且要殃及池鱼,这么大的经济行为怎么能对你没有影响呢?一年后你就会发现,你的财产已经大幅度缩水了。缩水也没关系,穷则思变,新一轮的经济变革也在孕育之中。当真正的经济变革发生后,也会引起联动效应的。阳光会公平地照在每个人的头上,而不仅仅是义务与今天和昨天所欠下的债务。

 

 

 

 

PS:我现在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一是游泳,一是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游泳可以使我健康;思考可以使人的大脑不至于萎缩。脸上的皱褶愈少愈好,大脑皮层的皱褶则是愈多愈好。

    很多朋友目前还在百折不挠地拼杀于股市之中。现在提供一个我预测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沪市大盘冲过3000点是没有问题的,并且会在3000以上的高地上表演一番。当然,不一定每只股都会赚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