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絮

(2008-06-23 10:47:57)
标签:

命理

评论员

食神

邵伟华

杂谈

分类: 观点-及杂文


    匆匆走进贵宾室,编导赶紧告诉我:“庄晓岩的出生时间搞错了,八字要重新排。您看,原先准备的台词还能用吗?”
    我说:没关系。告诉我正确的出生时间吧。
    此前我对编导说过,如果不能引起庄晓岩的共鸣,那么我的预测结论就算是失败了。
    庄晓岩这时正在吃饭,我排好她的八字,一边吃着一边聊了起来。听到我的断语后,不善言辞的庄晓岩立刻和我热络地聊了起来,直到编导叫她去化妆室。
    我正在收拾东西,又走进来一位体育评论员,从他自言自语的第一句话里,我就听出他经常上镜。看到我正在收起万年历,就对我说,他和邵伟华很熟。
    在喜爱易学的人群当中,恐怕没有人不知道邵伟华的大名。如果凭技术实力来讲,他在圈子里的影响力并不大,他的追随者基本已经销声匿迹,有的叛出门下,有的到街边摆地摊去了。现在仰慕他的基本上都是圈子外边的人。对于有着可以创出自己的命理体系的实力拥有者,我很尊敬邵伟华先生,他对命理界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不过如果有人抬出他的金字招牌来唬我的话,则很难引起我的共鸣。于是笑笑说:他的手面相很厉害。
    我是搞命理的,说他手面相很厉害,已经把要表达的意思说的很清楚了。我想,有点文化素养的人都可以听出来。不料这位体育评论员立即说,邵伟华在命理方面也很厉害。
    如果是圈子里的人这么说的话,我立即就会知道他的水平如何,不屑再讨论下去。何况面对的是一个力巴呢。当时也没多想,笑着摇摇头说:不行。
    没想到这位评论员摆开了一幅要辩论下去的姿态,开始大谈特谈邵伟华如何如何,不过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和他讨论的话,感到很掉价,于是摇头不语。没想到这位仁兄开始较真儿了。
    节目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在1992年,庄晓岩膝部受伤,最后她战胜了伤痛,拿下了女子柔道重量级的第一块金牌,这是78公斤以上级全世界的第一块金牌。美女主持要我从命理方面解释一下原因。
庄晓岩的八字如下:
己酉、己巳、己丑,甲子
    此时正行辛未运。
    年柱的酉金是食神,代表了一个人的技能。命局三合食神局,说明她的实力很强大。辛未运食神透出,是一个技能发挥的高峰期。91年辛未,食神又在流年透出,她的技能达到了一个巅峰的时刻,无论是对技能的理解,还是上场时的感觉,以及技术上的发挥,都达到了巅峰的地步。92年壬申、93年癸酉,都是处于这种巅峰状态。这种情况下,她不但技术能力很强大,而且信心会空前高涨,有战胜一切对手的信心。她拿下金牌,纯粹是实力使然,无论她是否受伤,只要她能上场,金牌就非她莫属。当时的比赛录像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谈了自己的观点后,评论员要求发言,临场发挥,做了一番命理方面的评论:这个命里有四重土,土很重,土主信,所以她是个诚信的人,@(¥*¥&%)@@@,滔滔不绝说了一大通,我根本没有注意他说了些什么,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他。当时我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背起了《三字经》,或者声称自己精通二位数的加法,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不过你要面带微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
    事后我也反思了一下,自己当时做得确实不对。他抬出声名卓著的邵伟华先生,尽管邵先生并不是以技术高强而著称的,无非是想抬高一下自己的身价。如果邵伟华先生是“大厉害”的话,那么他理所当然地也可以荣膺“小厉害”的称号了。我当时没有考虑周全,扫了人家的兴,其错在我。不过我也很佩服他良好的自我感觉。
    说实在的,我很乐意和人探讨命理问题,前提是你必须是内行,亮出你的论点论据来。如果是故弄玄虚,或是不懂装懂,对不起,实在没有兴趣奉陪。
    不过在这里,我也给所有的朋友一个忠告:当你去找算命师去算命的时候,如果对方大谈你的命里有几个金、几个木、几个土;你的吉祥色彩是什么;你的幸运数字是什么?那么这人绝对是个外行。至于你是否愿意打开自己的钱包,就由你来决定了。
    随着节目的继续进行,评论员先生也决心把对抗进行到底。不过对节目的制作的过程并没有什么不好,假如、万一,以后有内行人看到这个节目,那么,我岂不是有了一个不用自己支付劳务费的陪衬人。心情很爽,真的很爽。

    回到家里,我开始着手写《项羽是一位什么样的英雄》,到了结尾部分的时候,节目的制作人发来了慰问的短信。和一位好的制作人的合作是令人愉快的,既是一种锻炼,还可以学到一些新的东西。我毫不掩饰自己的感觉,这就是我的性格。

    让伟大的民族文化复兴运动,从现在开始把!

 

PS:看了大家的跟帖,觉得有必要说几句。文章里谈到的这位评论员,是位专业人士,在自己的领域挥洒自如。在这里调侃他一把,并不是想贬低他。人常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说,只有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才会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像我这样的命理专业人士,反而会被专业规则套得很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