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职教教科研青年骨干教师协作会国赛选手赛前热身展示会近日在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顺利召开。浙江省教科院程江平主任,杭州市职教研究室钱锋副主任,一室主任、省特级教师周文涌老师,办公室主任洪彬彬老师,杭州市教科研大组组长姚翔老师,长兴职教中心教研员何榴红老师,以及杭州市教科研大组成员、杭州市教科研青年协作组成员、长兴名优教师培养工作室成员等近100人参加了会议。
三位从省赛入围征战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的青年骨干教师,他们是中策职校万亮斌、旅游职校许静、萧山一职周黎霞,进行了精彩的说课亮相展示,同时,长兴职教中心的国赛选手王志峰老师,2012年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临平职高的郭刚老师也受邀参加了展示亮相。
“今天看了国赛选手的现场说课,我才知道与他们的差距在哪里;听了专家导师的专业点评,我才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哪里。”听课回来的老师都说不虚此行,会议结束后,老师们如是说。
本次说课展示,分配给我的任务是对语文学科周黎霞老师设计《将进酒》一课作评析。之前周老师讲教学设计和课件传给我,毕竟对语文教学是外行,我还是花了时间好好地研究了一番,并与周老师做了近半个小时时间的电话沟通。在这次点评环节,我主要从说课和教学设计的“面”上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1.说课有三种类型,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说课方式:第一种:比赛表演型,需要脱稿、讲究服饰礼仪,课件制作精美,把握时间点,类似于演讲。第二种:面试能力型,这类主要是教师在能力测试或在招聘面试时主要采用的方式,这种说课重点关注教学程序,如何解决重难点,作为教师要显示你的教学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第三种是日常研讨型,不拘泥形式和时间,可长可短,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或一个片段发表自己的观点。周黎霞老师的说课就是属于第一种,带有比较重的表演性。
2.关于教师在课堂中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问题:有人说,说课和实际上课有实质区别的,最大的区别是看不到学生的表现。这种观点我认为是错误的,说课中依然是看得到学生痕迹。周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学生分组辩论并用了较多时间,这种方法会弱化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地位,从表面看课会很热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会比较好,但无法预测达成度来看,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全方位展现,这是现在很多老师在教学中的一个误区。
3.关于课堂检测、评价和质量监控问题。我们知道,一堂好课的标准是80%的学生掌握你所教80%的具体教学目标,缺少大容量的训练一定是无法提高和监控学生的掌握程度,现在提倡的“理实一体”同样适用于文化学科的教学。
4.关于学情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问题。职教的文化课还是要有职教的特色特点,否则和普通高中的教学没有两样,也就意味着没有你的个性和教学特色。周老师的学情是高一的财经专业学生,有什么目的所在?怎么在学科教学中体现职业特色、企业文化和精神等值得研究的问题。
5.关于信息化教学的问题:目前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忽视了信息化教学的本质作用,那就是解决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可以直观、超容量的展现教学内容,现在采用的一些QQ、微信等方法手段,到底有没有必要,适合不适合,也需要我们思考。
6.最后提两点说课创新建议。我们现在看到的几位教师说课的形式基本是一个套路,或者说一个模版,没有自己的个性。所以要想在这么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让评委眼睛一亮,还是需要创新的。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酒店服务专业的说课,教师把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的顺序按照专业特点做了一个逆转,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二个能否不要按照说教材、说学情……这样的顺序呢,而是先说结果,抛出问题案例(重点难点)来创新说课方式,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说课的评判毕竟还是受主观意识控制,不同评委的理念、观点都不一样,更何况是语文教学,南北差异会更大,所以我的一些观点只能供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