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湖州教育网
3月18日
3月15日上午,
长兴县“中职名优教师培养”师徒结对仪式在长兴教师进修学院举行。杭州市职教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张金英、长兴县教育局副局长陈松清、党委委员赵运武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县教研中心主任蔡永进宣读长兴县“中职名优教师培养工作室”实施方案。中职名优教师培养工作室的成立旨在重点培养一定数量的高层次名优教师,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实行个性化培养。在培养期间,采取高级研修、项目引领、课例研讨、读书活动、撰写论文论著和论坛交流等措施,全面提高学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育人素质,并要求建立名优教师成长档案袋,实行目标跟踪管理,定期考核。
随后,杭州市职教教研室11位导师与“长兴中职名优教师培养工作室”12位学员进行师徒结对仪式并签订协议。导师代表周文涌老师从“带教”、“带学”、“带研”三方面表明导师的责任和对学员的指导方向,学员代表王婉芳老师表示要主动学习、积极反思、乐于行动,增强自己的使命感,使自己在导师的指引和带领下,迅速成长。
张金英书记指出,职业教育要强化内涵、提高质量,优化教师队伍。在师徒结对活动中,导师们要发挥学科特色,倾力传授;学员们要珍惜机会,不辱使命。最后,陈松清副局长提出要求和希望,要求学员们要正确评估自己、规划自己,认真执行三年个性化成长规划;希望各学校领导要创设条件,大力支持。
据悉,“中职名优教师培养工作室”是根据《长兴县教育改革与发展“一三五”行动计划》和《关于组建长兴县首批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为重点培养一批省、市级名教师后备人选,加快高层次教育人才梯队建设而成立的,首期工作时间为3年,从2013年3月起至2016年2月止。从全县职校教师中选拔产生12名中青年教师作为名优教师培养人选,实行“双导师”制,进行全方位、个性化培养。突出培养过程,发挥辐射、引领功能,以促进我县中职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附:我在结对仪式上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长兴县教育局、杭州市职教教研室,给我这个机会代表全体导师们发言。
相信我们所有在场的师傅们都有同感:能给长兴县12位充满活力的名优教师当师傅,不仅是信任、嘱托和荣幸;更是责任,压力和鞭策。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傅向大家表个态:我想主要从“带教、带学、带研”三个方面去努力争取:
1.带教:作为师傅我们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在教学上,在师德上,在业务技能上都要做出表率作用。我们可能更多的是经验,阅历,而你们有的是青春,有的是朝气,有的是精力,有的是勇气。在教学工作中,只要徒弟们有需要,我们一定会跨越时空的界限,利用快速的信息化工具,尽我们所能,给予老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我们会毫无保留地与徒弟们交流自己的工作经验及心得体会,在徒弟们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师徒在合作之上携手前进,共同成长。同时也希望你们更要潜心钻研,大担创新,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2.带学:教书的艺术博大精深,教师生涯其实是一段永无止境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多读好书、专业书,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希望我们所有的师徒能做到善学爱钻,勤奋创新,敢于争先,乐于分享,争做学习型教师。衷心祝愿所有的年轻教师们:青出于蓝胜于蓝!
3.带研:“写一辈子的教案,成不了名师,坚持写三年的反思,你可能成功!”。研究,预示着提高和改进,科研对于教师的成长极其重要,多做科研,通过案例学习和行动研究,反思改进,突破教学瓶颈、反哺教学,提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努力做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师徒结对活动,它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也不仅仅是一纸协议,它构建的更是一个团队,一种文化,它让我们师徒在携手前行的途中,一起收获成长的喜悦,共同感悟心手相联的快乐。最后,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这个真诚合作、共同促进的平台。让我们携起手来,在职业教育这块沃土上,扬帆远航!
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