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浙江省中等职校专业课程改革的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2-09-27 14:37:52)
标签:

浙江省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问题诊断

教育

分类: 课改前沿

     9月21日下午,浙江省中等职校专业课程改革杭州地区的调研暨教师座谈会议在杭州中策职校举行,浙江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后唐林伟专门听取了来自各个专业的教师的意见。我作为会议主持人、课改主要负责人,相对客观公正地谈了自己(其实也是代表大部分教师的呼声)对课改的看法:

    浙江省课改的方向是好的,力度是大的。由浙江省教育厅于2007年正式启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从而带动整个职业教育领域的全面改革。浙江省教育厅率先从数控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与浙江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且能反映地域特色的专业,共实施了2批省牵头试点项目(共7个专业)和5批地方招标项目(共35个专业)。六年来,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以积极稳妥、科学严谨、务实创新的精神进行实践探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杭州市相关学校骨干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全省中职教育课改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承担了“应用电子技术”、“烹饪”、“电工技术”、“化工”、“电子商务”、“会展广告”、“金融事务”、“会计”、“美容美体设计”、“市场营销学”、“医药技术”等11个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研究,并参与了旅游、汽修、数控、服装、网络维护与管理、动漫等专业课程改革,是全省承担中职课改任务最多的设区市。

    然而,当前的课改遇到了两大瓶颈:一是每年举行的技能大赛,技能大赛的技术文件和标准与浙江省课改的课程标准有出入、有区别。同时新出台的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当前的课改内容也存在不统一的现象。  二是单招单考的高职考试,当年的课改背景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如今又逐渐“以升学为导向”成为了学校的目标。这与课改提倡的“核心技能+教学项目”等教学理念是背离的,很多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已经放弃了技能教学而转变为普高的应试教学,在没有完善高职考纲的情况下,课改很难搞彻底。

    目前,我认为课改存在问题主要有五点:

    一是教材的科学性、地方性问题有待探究。招标的专业是依托各地的职业学校一线教师研发的,开发的质量与档次与地区经济和学校师资水平紧密相连。比如外贸专业课改方案和教材编写是宁波某职校的老师研发的,所以其专业水平是在宁波等外贸经济发达挂钩,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准和学生素养相关,但是并没有考虑全省的水平和层次。再如电子专业课改是由我们杭州市多个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编写的,但是并没有整体考虑到薄弱地区的教师学生水平,在暑期培训时受训教师就感觉难度较大。一般教材有1~2年的试用期,在听取老师意见后可以修订,职教为什么没有?

    二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有专业适用性,以任务驱动和产品引领的项目教学最适合像数控、汽修、计算机等理工科类专业,但是像旅游、市场营销等专业开发项目化有待科学斟酌。

    三课程标准有待进一步解读和公开。很多国家是没有固定教材,但是一定有课程标准,学校可以依据课程标准来调整教学内容,必要时最好请编写人员出一个教参,可以缩短适应期;

    四是师资培训极其重要,因为参与课改研发的人员毕竟少数,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势必受到大部分老师的抵触。唯一解决办法一定加大力度对师资的培训,开展教学设计和模式比赛和交流活动,特别是教法和学法指导请课改人员重点解读。

    五是硬件配备问题,浙江省新课改提倡“做、学、教、练”理实一体教学模式,需要有先进的实训实施设备和“理实一体”的教室,但是大部分落后地区和学校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老师怎么教成为一个大问题。

    最后提出了三个建议:

    1.课改需要课程专家引领和指点,使课改方案更科学,符合职业教育规律

    2.高职考纲的重新制定必须要紧跟教材,而且要明确快速。

    3.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更加因地制宜,学校要根据自己特点和地方经济调整课时、课程分布和教学内容等,教育厅需要提供指导性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