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 叶哲铭
一、关于短期教研项目
这类项目是由原来的教研活动改造而来的。目前的设想是:短期教研项目一般一个项目8-12学时,可5年累计,上不封顶,一个教师一学期无论实际参加了多少次教研活动,只按一个项目计算。
在早先形成的杭州市学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确有关于教研活动5年周期内最多计40学时的规定。但该文并没有正式发布执行。后来在2012年1月份市师训中心联合普教室职教室把常规的教研活动改造成短期教研培训项目之后,前述5年不超过40学时的设想自然就取消了。以后老师们参加开发为培训项目的教研活动,就按照短期培训项目累计学时,虽然不多,但是每个学期都有,5年下来超过100学时是有可能的。
并不是所有的教研活动都是培训。教研员也只是把最主要的,时间1天以上的教研活动开发成了培训项目,并赋予了学时。至于其他常规的,半天左右的、没有赋予学时的教研活动,老师们该参加的还是要参加。普教室的领导认为“文三理四”的常规还是会继续,但慢慢地会相对集中到1天。至于具体定哪天搞,具体由该学科教研员从实际出发来定。
在一个短期项目里大多有几个子项目,比如项目一是专门正对高三复习的,那么高一高二的教师不用参加;项目二是针对高二的,那么其他学段的不参加。但是不管那个学段,该项目都要先报进去,只是在一个学期里参加该项目中不同的活动。如果一次培训活动涉及面特别广的,教研员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不能冲击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关于职高教师90学时培训
职高文化课教师的90学时集中培训项目主要由市师训中心开发,此类教师目前可以与普高教师一起参加高中某学科的专题培训。中心拟在2012年上半年进行调研,研究专门针对职高文化课特点的培训项目该如何设计开发,争取在2012年下半年开发出专门为职高文化课教师服务的90学时项目。
职高专业课教师的90学时集中培训项目主要由职教教研室负责开发,也初步拟在2012年下半年开出项目。
三、关于名师工程学员的培训学时
省市的培训制度规定:教师5年不少于360学时,至少参加一次90学时集中培训,每年至少不少于24学时。这3点是最本质的硬杠杠。名师工程学员(含名师培养人选和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从2009年-2013年间,每年培训超过20天160学时,早已过了360的上限,因此从理论上说,除了参加名师工程的培训,其他任何培训都不必参加,90学时集中培训肯定不用参加。当然,从实际上说,必要的教研活动、学校要求参加的校本培训,还是要视学校发展的需要参加的。
四、关于杭州市学时管理制度
杭州市学时管理办法目前还不能出台,因为整个制度都在变革,市教育局要求市师训中心和多家单位联合尝试开发更多类型的培训项目,以满足教师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整个2012年,我们将继续尝试、积累经验,边尝试边改进。目前都是用通知的形式解决一个个的具体问题,推进一项项的改革措施。估计到2012年底,适合我们杭州的情况的培训学时管理办法会正式出台。
五、关于后续项目类型开发
目前供杭州市教师选择的培训项目类型主要有90学时集中培训、30学时远程网络培训、8-12学时短期教研培训、政府指定项目培训(如名师工程、名校长工程、各种干训项目)以及5年不超过120学时的校本培训。后续市师训中心还将开发20学时的远程网络培训项目(省厅规定远程培训5年最多不超过50学时),并有选择地联合杭州市名师培养基地学校开发少于90学时的中短期集中培训(培训地点可放在基地学校),同时还尝试将科研、竞赛、送教等活动设计为培训项目。争取在2012年内形成多种类型的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形式创新克服工学矛盾,更好地为杭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单位)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