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透析课改精髓   提升专业内涵   构筑杭州职教发展新模式

(2011-02-28 13:26:25)
标签:

杭州市

中等教育

课程改革

研讨会

教育

分类: 课改前沿

——杭州市中等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发展研讨会综述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杭州市中等教育课改研究与发展研讨会2月24~25日在杭州华北饭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市30多所中等职校的教学校长、各区(市)职教教研员、教导主任、课改项目研究人员等9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新一轮职教发展形势,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主题,共话杭州职教课程改革和专业发展。

透析课改精髓 <wbr> <wbr> <wbr>提升专业内涵 <wbr> <wbr> <wbr>构筑杭州职教发展新模式

  • 经验分享,以点带面——四个专题交流很给力

    会议首先由杭州职教研究室的钱锋老师作《计算机专业项目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的成果介绍。钱锋老师详细解析了 “教学项目”、“项目教学”等一些核心概念,结合计算机专业的具体项目实例和教学抽测,介绍了教学项目设计开发的基本流程,从目标导向、内容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每一个环节,为今后在开发和实施教学项目开发设计上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杭州中策职校的高志刚校长则从一个管理层面,从一个校长视角来审视课改,“远离课改,回归课改,让职教发展的愿景,成为学校的愿景,成为学校教师的共同愿景,也是中策教学改革的宗旨。”“学校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下足了功夫,为教师营造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让教师愿意参与课改,推动课改科学、有序、稳步推进。”这样的实践经验给我们学校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树立了榜样。

    杭州旅游职校的金卫东副校长则重点介绍了旅职对旅游专业的校本化实践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他们依托行业,整合课程内容,通过专业课改的调研,设计了旅游职校独有的“三明治式的课程结构”,采用“4+1”的课程实施模式,依托校园的阳光咖啡吧、校园旅行社、学校迎宾等平台,进行仿真化实训的教学运作,并立足课堂开展了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课改教学改革实践和评价方式改革,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旅职模式”。

    萧山区职教中心的朱红霞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她的亲身课改实践经历和收获,“在探究中思辨,在开发中成长”,朱老师最大的体会就是通过课改,收获的不仅仅是开发的几门课程标准,更欣喜的是他们已经成为这个专业领域课程的设计者和引领者。朱老师和她的研发团队成员们,今后还将扮演者更重要的角色,让课程标准如何真正走入课堂,教材建设和推广如何实现理实一体,都将引领浙江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改发展。

背景资料链接:

    在浙江省组织开发的首批的四个专业,旅游、数控、服装、汽修的课改,以及第二批的动漫、物流、网络维护与管理等三个专业的课改中,我们杭州的旅游职校、交通职高、电子信息职校、美术职校、服装职高、江滨职高等多所学校,参与这些省课改项目,成为浙江省课改的先锋,在省课改实践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浙江省先后三批的公开招标的专业课改项目,杭州中标了9个专业,中策职校、电子职校、人民职校、江滨职校、拱墅职高、良渚职高、富阳职高等多所学校成为专业课改的责任学校,成为浙江省中职专业课改的中坚力量,积极探索课改改革的实践之路,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区域专业课改的推进模式。

  •  专家引领,文件解读——把握课改脉搏和精髓

    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教育部新一轮教学改革专家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教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军伟先生也应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作了题为《从类型教育角度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从国家经济发展、个体发展、民生就业、社会和谐稳定的需求,强调“做中学,做中教“的新型课程模式跳出职业教育,选择和落脚作为一种类型的职业教育,从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改革,以及教学载体的创新等角度。王军伟指出,技能型与技术型人才的分层使得课程模式的多样化,“教”、“学”、“做”并重的混合式学习将成为课程主流。王军伟特别提到了全新教材载体的实现,今后的趋势将是“多媒体、资源库、学科网站、仿真技术”的综合载体,并用具体的实例演示了新型教材的编写体例以及网络课程的仿真演练,两个半小时的精彩解读,给与会者带来了全新感受。

    杭州职业教育资深校长、浙江职业教育界的泰斗叶高炎教授也在会上作了专门发言。他用两组数据引出了今后杭州职业教育的新蓝图,叶校长详细阐述了“十二·五”职业教育的新目标、新部署、新机制、新路径、新思路、新举措。各校要不断创新专业设置,建立动态机制;不断改革评价模式,创新评价机制;在更深的层次上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走进企业、引进企业、虚拟企业、创设企业”四种合作形式;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与企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有效对接。

背景资料链接:

   随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通过学生资助政策、职业教育免学费制度、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双证书”、优秀学生表彰和就业服务等机制,稳步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持续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将贴近学生、贴近岗位——学习内容选取与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密切相关;教学环境贴近就业环境——学习工厂尽可能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现代化“技能教室”“工学教室”“实操教室”将成为潮流;教学方法贴近企业化项目培训——基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行动导向、任务导向成为主流。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训练”的新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一定是方向和趋势。

  •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迎接新一轮挑战

    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张金英主任作了《杭州市职业教育走势和应对策略》的主题中心发言。张主任首先从“职校形势的五大特点、职校形态的四个变化、职校形象的四个利好”分析了杭州市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总结2010年我市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充分肯定了课程改革对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可喜变化。她说:“过去的一年,我们以课程改革为重要抓手,把课程改革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课程改革文件精神,本着‘开放、互动、务实、创新’的理念,积极探索‘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特色专业课程改革体系,通过多方参与,团队协作,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从管理、组织、运行、评价等方面,摸索出了一条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模式。”

   在报告中,张金英主任指出,从当前杭州职教面对的“喜中有忧,改中有变,变中趋好”的发展背景与形势下,各校要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应对,既要“仰望星空”,在国家战略全局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树立自己的目标,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又要脚踏实地,积极践行职教使命,要“以改革创新来挖掘内涵,以加强管理来保证质量,以调整布局来优化结构”,通过“改革办学、培养、教学、评价模式,努力创新专业设置、创新队伍建设、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实现我市职教向多样化、优质化迈进。”

    张金英最后强调,今后一个时期,杭州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是行动导向,我们要紧紧呼应省厅要求,未雨绸缪,要在课改基地评选、技能大赛、第四届省职教成果评审、中高职衔接、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绩,以浙江省职业教育七大工程为核心目标,突出职业教育区域性,健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逐步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背景资料链接:

    2010年杭州市在师生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课改教学设计比赛中,共获得了41个一等奖,50个二等奖,68个三等奖;在2010全国中职‘创新杯’说课一等奖获得者中,杭州一共有13位老师名列其中。在已经公布的浙江省20个课改专业项目,杭州占了9席,应用电子技术(杭州)、烹饪(杭州)、电子商务(开元商贸)、电工技术(中策)、金融事务(江滨)、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拱墅)、化工(良渚)、财经(富职)、广告设计(人民)相继完成了课改任务。杭州有6个省级课改基地学校,其中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和杭州西湖职高荣获先进课改基地,陈春燕、王欣、高建平、葛巧燕、王炳荣等老师荣获2010省课改先进个人。

 

    研究源于实践,交流促进发展。两天的会议成功而圆满,期间与会代表热议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商讨杭州职教发展新思路。大家表示,新一轮的职教发展,有机遇更有压力,各校要努力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围绕课改等核心工作,踏实工作,改革创新,为构筑杭州职教发展新模式做出应有贡献!

   

                                                      (一周老师  报道/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