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3日,杭州市第二轮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下文简称“名师工程”)名师培养基地2010年度工作会议在杭州顺利召开。“名师工程”领导小组成员、19位学科班主任、26个名师培养基地负责人、主持人和联络人等共70余位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市教育局高师处主持。会上,6位基地负责人(或主持人)和1位班主任代表就名师工程启动以来的实践教学模块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杭师大继教院宣布部分名师培养基地因人事变动所作的调整决定;市教育局计财处就名师培养基地经费使用政策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为基地使用经费过程中的问题一一解惑;市教育局高师处代表“名师工程”领导小组作名师培养基地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的工作部署。
之后,杭师大王利琳副校长也表达了杭师大对做好名师工程的决心。王校长指出,适逢杭师大改革创新强化教师培训的有利之时,继续教育学院凭借多年来在师训工作方面打下的扎实基础和积累的丰厚经验,全院上下倾心倾力,工作认真、细致,成效明显。今后,只要我们继续加强和市局、基地的联系,力求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通过更专业的管理和模式的不断优化,一定能更好地完成这项杭州市最高端的教师培训任务。

最后,会议由市教育局肖锋副局长作总结。肖副局长肯定了这次会议的及时性和必要性。他指出,名师培养基地的设立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一年半来基地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显著:培养人选的成长取得丰硕成果;基地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地创造性开展工作可谓亮点纷呈。肖副局长说,这次会议不仅仅是一个行政总结,特别是7位代表的发言使现场的会场气氛更似一个论坛、沙龙。这种对基地工作的深度交流,必定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起到一个很好的推进作用。肖局长从自己所从事的二十多年教育工作背景谈到我国教育改革的曲折历程。他特别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影响教育质量的最核心因素就是教师。而名师工程通过先进的八大模块的设计,给教师提供多元的体验,增强文化积淀和个人修养。这种模式的培训不是简单的理论上课、讲座,是颠覆了传统意义的后现代教师培训理念,是一个自我加压、提升标杆的培训工程。这项工程涵盖面广,工程浩大,需各方各负其职,各方给力,形成合力,以形成源源不断的推力。最后,肖副局长还就2011年度的工作部署提出几点意见:每年年初学科年度培训计划和经费预算必须按时上交,及早规划年度工作安排;年终及时进行工作和实际财务实行情况的小结;提倡各学科班级通过班级QQ群、博客群等丰富的网络形式进行常态的专业交流、思考,实现资源共享。建议2011年度通过设计更科学、合理的调查表进行学员反馈,结果将以通知的形式予以客观公布。“名师工程”作为一项对杭州市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的重大教师培训项目,基地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基地培养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整个五年培养工作的成败。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真正实现培养人选的成长,基地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两促进,为名师成长、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