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搁在我心头整整两年之久的一桩事情终于尘埃落定,《浙江省中职烹饪专业课程改革方案》通过了专家组的论证鉴定,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们的改革方案,并寄予了厚望。作为课改的直接负责人、策划者与撰稿人,心情也特别激动,摘录部分留言,铭记在心,作为后一阶段课改工作的动力之源。
“教学指导方案认真看了,总体感觉到很好。提两个小的建议:(1)建议将“能力分析”改为“技能分析”,“核心能力”改为“核心技能”,以更好地体现我省此轮改革“技能本位”的主旨;(2)建议“教学项目”这个栏目改为“选修课程”,这样可以与“必修课程”对应起来,“专门化方向选修课程”改为“选修1”,“选修课程”改为“选修2”。本轮改革的“教学项目”不是一门课程,而是课程中的技能训练板块。以上意见,仅供参考。”——方展画
“看了调研报告和方案,增加了我一次学习机会,你们做了很好。”——戴桂宝
“我今天认真看了《烹饪教学指导方案》,觉得做得真不错!我完全同意《鉴定意见》。”——石伟平
链接:关于对《浙江省中职烹饪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的鉴定意见书
受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委托,我们对浙江省中职烹饪专业课程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和鉴定,特提出如下鉴定意见:
该教学指导方案紧扣“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改革主旨;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体现专业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之间有效的衔接,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教学改革重点。其主要特点为:
1、课程目标注重发展性和应用性
该教学指导方案精简了传统教学门类,加强了专业课的跨学科整合,重新构建了专业核心课程,着力培养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体现了培养目标的发展性。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结构(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项目)——形成教学指导方案与教学大纲”的开发流程,开发了具有较强情境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教学项目,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工作目标紧密结合,突出岗位培养目标的应用性。
2、课程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该方案以技能为核心,把实训场所作为教学的重要阵地,并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发的50多个教学项目从简到难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课堂教学,具有较强技能操作性,体现“做学一体”的有机统一。
其核心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烹饪专业各个专门化方向共同的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通用技能;其专门化方向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烹饪专业某个专门化方向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其选修课程是拓展的知识,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强的职业能力,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在课程内容上,方案不仅涵盖了烹饪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能,还引入了现代餐饮企业的新原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同时结合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较好地贴近行业发展的现状和需要,体现了时代性和创新性,。
综上所述,该方案前期调研扎实,方案内容切合浙江省中职烹饪专业实际需求。能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强化了职业核心技能,突出了岗位应用;注重以人为本,导向正确,特色鲜明,操作性强;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具有前瞻性和“浙江特色”。
鉴定组专家评委:
方展画
浙江省教育科学院院长、教授
石伟平
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戴桂宝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烹饪系主任、中国烹饪大师
李玉崴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烹旅学院院长、中国烹饪大师
胡忠英
杭州酒家总经理、中国烹饪大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