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震心理危机干预】四川强烈地震与灾后心理重建

(2008-05-13 22:48:14)
标签:

5.12地震

心理危机干预

地震心理

危机干预

健康

分类: 社会关注与发展

       作者:张莉莉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13日点击数: 1649
      灾难造成的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心理上的。灾难造成的心理创伤越来越受到现代社会的关注,一种全新的救灾方式——灾后心理干预应运而生。

    从2005年开始,我国建立的灾后心理干预专家库正式开始运行。国外心理救灾开展了40年,灾后的“危机干预”和“危机管理”系统,国外早已建立。

  在上世纪60年代,针对个人心理受创以及遭遇挫折后想自杀的人而开展的公共服务就开始了。美国

的洛杉矶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称之为“希望线”的心理疏导热线,这是心理专家针对想自杀人士的危机

干预———也是最早的个人救助。

  据介绍,几十年来,国外在灾后心理干预上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应对策略,一次灾难就是一次灾后心理干预的经典案例。所以,在灾难发生后的现场,最先出现的除了警方、政府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之外,还有大量的心理医生。
  灾后心理干预又被称为心理重建,顾名思义就是心理状态重新恢复的过程。与经济损失相比,灾难

对人的心理冲击是内在的,所以不为人注意。实际上,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

我国因经济发展原因,对灾后心理干预的投入较少,受灾人群的心理问题未受到社会的全面关注,但是

不等于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大灾后往往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

   我国建立灾后干预组织2004年,我国第一次筹划建立心理干预专家组。

     据介绍,我国首次进行灾后心理干预的尝试应该是在1994年。当年,新疆的克拉玛依发生大火,共

有300余人遇难,其中288人是中小学生,另有130名重伤员住院。国家卫生部从各地抽调了心理专家赶赴

灾区进行工作,这次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心理重建和心理干预工作会越来越普遍地开展,随着我国对灾难应对策略的完善,救灾与灾后的

心理干预将会被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今后,心理干预将成为灾害救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