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确实需要反思
看到@gay言乱语-一则微博,全文如下:“前几年艾滋病公益还如火如荼的时候,很多的公益组织冒出来,逢人便说自己是艾滋病志愿者。开始我也信了,可越到后来越发现这里面混了太多的鬼,披着志愿者皮的狼,干的事还都是专门坑艾滋病人的事。不是他说自己是拯救你的天使你就傻逼的相信他真的能救你于水火!很可能是想喝你血的狼。听其言观其行。”
于是乎,有了如下留言:
@滨海老四:“各种艾滋病利益面前,GAY奸、感染者奸......这些汉奸加投机分子戴着志愿者的头套都出来了。吃艾滋病饭不可恶,可恶的是吃艾滋病人;老鼠屎可恶,更可恶的是放老鼠屎的。”
@盛年莫当兮:“很多没有文化没有思想的人,只想着以"志愿者"这个名义,获得道德满足感,同时私下四处勾搭,对HIV感染者社群当然不会有深刻的理解,对公共卫生没有远见,对整个同志社群不会有帮助。看过太多这样丑人。”
@A质二手男:“现在**哪有专门的艾滋病公益组织,都是打着擦边球骗人的!”
@奔跑de战士:“社会一切向钱看”。
......
叔看了一下留言,几乎一边倒的不满或指责,居然没有一个为公益组织辩护的留言,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志愿者出来为自己辩解。
叔在想,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在他们潜在的服务对象和社群面前真的已经是这副熊样了吗?本来应当鱼水情深的伙伴关系怎么会撕裂成这个屌样?
叔也算是在公益圈里摸爬滚打了一些年头,曾经也以志愿者自居,并引以为豪,但是,近几年,叔却心生退意,事实上也的确在渐渐淡出传统的公益模式,为什么?简单说是因为累,或者说嫌乱,如果再直白一点说,公益简直不是人干的活,所以,叔选择了离开,当了逃兵。
因为闲着没事,叔想围绕公益组织和志愿者谈谈自己看法,不一定正确,供大家拍砖。
不能否认,仅就我比较熟悉的艾滋病公益领域和志愿者而言,确实有点鱼龙混杂,劣币驱除良币现象极为普遍。但是,以我对艾滋病社区志愿者的了解,觉得一棍子打死全面否定也显失公允。因为,不管你承认与否,今天相对宽容的医疗和社会环境,哪一个积极变化的背后没有几代社区志愿者前赴后继艰苦卓绝付出?很多志愿者,苦苦坚守了十多年,既得不到来自政府认可,也得不资金的持续支持,时而还会受到一些权力机构干扰,生存处境极为艰难,难道这些志愿者们不需要吃饭穿衣看病买保险吗?他们的办公场所谁给支付租金了?他们的安全谁来埋单?没有!国内太多志愿者连基本的医疗保险都没有。他们当然需要。因为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志愿者,而当他们自己的生存面临巨大压力时,动点小心思贪占点项目款,我看虽然有些失格失节,或被人不齿,但也可以理解,因为他们也是人啊!
再有,一些公益组织和志愿者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不能否认有政府扶持与监管缺位不无关系。要知道,国内绝大多数“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很难获得合法身份,法度之外,必是江湖,既然江湖,就躲不开丛林法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由此,看似高达上的公益组织和志愿者,能约束他们的只有“项目”和少得可怜的项目资金,而这些项目的约束,无不体现着维稳胎记,严格限制了他们的工作范围和活动方式,说白了只能去动员抽血和促进感染者上药,如果完不成项目指标要求,这些公益组织和志愿者连这点可怜的资金也得不到。
非常遗憾的是,太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也只能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成为了项目的奴隶,成为各地疾控和孵化器下完成漂亮的指标工具,社会功能逐渐退化,与他们所在的社群渐行渐远,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还有,这些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的处境,与服务对象的一味索取也不能说一点关系也没有。
他们在疆场奋勇杀敌受伤后是否得到过受益人群实实在在的鼓励与支持?难道他们的一些受益对象不该为自己掠夺式索取而羞愧吗?叔讲这些,并不想是为那些让整个公益事业蒙羞的个别志愿者辩护开罪,更是为整个社区正在弥漫的贪婪和不作为羞愧不已。我们在义愤填膺指责别人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我们除了贪图好处和别人的帮助,我们自己为这个社区为这个国家的改变做了什么?
当然,叔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曾经的万丈豪情也早已跌落得一地鸡毛,并且做了逃兵,转行经商去了。叔觉得,这个鬼圈子太阔怕了!既然无力改变,或离开,或干脆就看着它烂透,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最后还想说一句,公益确实需要反思,如果公益不能回应社群关切,不能及时与你所在的社群互动交流,挨骂也不算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