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有自救,才有可能得救

(2011-04-09 00:02:58)
标签:

随笔

杂谈

下午接到内蒙一个病友的电话。

他先是在电话那端自我介绍了一番他是谁,大概意思是说四年前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跟我见过面聊过天,啰嗦半天后才帮助我回忆起电话那端早已模糊的年轻面孔。我确实见过这么一个病友,好像当时他的母亲也在场。

之后,他告诉我他病了,很严重,问我该怎么办?我说:赶紧去找医生啊!他说不敢去,我问为什么,他说害怕见医生,我问怕为什么?他说就是怕,还告诉我几年来从没有去看过医生。我说那我也没办法,那你只有去等死了。他说不想死,我说不想死就去看医生!说完我就挂上了电话。

事实上,确实有不少类似的病友,不敢面对艾滋病,不敢面对医生,不敢面对将伴随终身的抗病毒药物,而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待到后悔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说实话,近两三年来,很少做病友心理咨询工作了,一则没有时间,二来也是有意识回避。因为面对病友求询时,你必须去专注地听,去感受,在对方杂乱的思绪和叙述中去捕捉症结所在,然后再跟对方一起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要跟求询者建立后续支持关系,每次咨询下来,比干一天体力活还要累,心累。之后还要设法排解郁积在自己心里的负性情绪。

如今,似乎离病友越来越远了,甚至害怕见病友。所以,当偶尔接到病友类似电话时,已经有些不适应了,很容易会让我的心瞬时变得焦灼起来,就要设法逃窜,很狼狈,很残酷,也很无奈。

很想跟那些还在游离的病友说,别指望别人,别指望别人做你的救世主,只有自救才有可能获得救。

这一篇博文,也算是给今后的自传留些素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很想......
后一篇:你幸福了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