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全球基金答卷执行机构基金项目中国 |
今天上午再次受邀参加了第六轮全球基金项目中央及省级主要执行机构选择研讨会。
第六轮全球基金项目的名称是:鼓励、支持民间组织和非政府部门参加扩大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总目标是:利用并加强中国民间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的能力,通过利用民间组织的力量来填补空缺,并扩展现有艾滋病控制项目的覆盖面,向最脆弱的人群和难以接触的人群提供必要的预防、治疗以及其他支持性服务。
第六轮全球基金的横空问世,引起了非政府及草根组织广泛关注和参与,从PR的更迭到眼下迫在眉睫需要确定的省级主要执行机构的选择无异于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44家机构分别在争取获得省级执行机构的权柄,而这个权柄将捆绑着1700万美金,由此很多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下无法掩饰住赤裸裸的利益之争。
作为一名来自最基层的全球基金国家协调委员会感染者代表,我耳闻目睹了艾滋病防治领域背后深层的政治背景和利益之争。而作为国家协调委员会成员之一,为了利益回避,我们主动放弃了申请的权利,这样的放弃让我参与相关问题讨论时没有了太多的顾虑,说话的底气自然很足。
六轮全球基金项目既然明确指向民间组织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尤其感染者草根组织的主导地位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但是我知道问题绝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尤其在这样一个大政府小社会的强势政治面前,连法律地位都没有得到解决的民间草根组织,以及所面临的能力建设等诸多问题,使我们的参与所受到的局限可想而知,而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又是势在必行的。
因此上在两次会议上我始终坚持要求在国家以及省级SR层面均要设立以社区组织为主的非政府咨询小组,全面参与到相关项目的决策当中,监督各级项目的运行和财务状况,并作为申请SR的必备条件之一。我很欣慰,也很自豪的是,我的建议得到初步应允并被写进了会议纪要里,也算作是当选国家协调委员会成员以来,为答谢支持我的选民以及我所在的社区交上的第一份答卷吧。
前一篇:小问题 大文章
后一篇:老贾走了,我们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