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艾滋我怕谁!

(2007-02-05 02:27:05)
标签:

艾滋病

社会歧视

  羞辱和歧视不是艾滋病的专利,很多人很多事都面临着歧视问题。只是艾滋病歧视问题被各种媒体和道德家们炒作的相当厉害,成为热门话题,因此艾滋病和歧视几乎成为了不可分割的问题。然而,在风起云涌的反歧视运动中,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问题,那就是来自感染者自身的问题,自我歧视问题,这个问题似乎被忽略了。
  艾滋病最早是在美国同性恋人群中发现的,由于刚开始人们并不认识这种传染病,也没有治疗办法,所以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和种种猜测,加之与被认为是变态的同性恋和“腐朽生活”方式沾边,因此上人们在惊恐之余强加与艾滋病更多的道德评判,从而也就决定了艾滋病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见不得人的病。现在看来这种歧视的确把一个很普通的疾病人为地复杂化了,以至于很多人不敢直接面对艾滋病人,感染者也因为担心歧视和羞辱把自己深藏起来,不敢抛投露面,艾滋病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如今艾滋病已经是可防可治的了,国内外大量资金投入到艾滋病防治领域,过去我们这些一直躲在阴暗角落的感染者也开始渐渐冒出来了,开始寻求医疗救助,但是日子依然举步维艰。为什么?还是歧视问题!并且这种歧视已经渗透到感染者社区里了,感染者不敢正视自己,感染者内部也开始因着感染途径划分为三六九等了!所以我们在想办法活下去的同时,还要忙着反歧视。何其艰难的人生之路啊!
  在我看来导致对艾滋病毒感染者歧视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种:一个是因为不了解而引起的歧视,另外一个就是偏见所致。因不了解而恐慌再歧视,我认为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这个问题通过持续深入地社会倡导可以减少,事实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社会歧视的确好转了,较之过去宽容多了,但是问题依然很严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感染者的手术问题还没有解决,尽管立法了,但形同虚设,不给手术你也没办法。今天中午我和清华大学的法学专家李楯教授在西安一起探望了病友老贾,由于延误了手术以及术后护理不到位,造成进一步感染者,生命危在旦夕。悲愤的种子已经深埋在我的心底!这种来自医疗系统的歧视很显然源于对感染者的偏见。事实上社会上的确有一帮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吃饱撑的没事干就对艾滋病人说三道四,总是喜欢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玩,强行把我们划归为坏分子。我们隐姓埋名忍气吞声很多年,他们依然不肯放过,甚至还扬言要采取流放荒岛、活埋、枪毙、集中关押、等法西斯手段,曾经有的人竟然说出要对感染者采取人道主义死亡的办法!尽管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现代社会所不可能的,但是对感染者持有偏见的顽固不化分子,仍不容小视!
  偏见带给人们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最为可悲的是,很多感染者努力向主流社会靠近,希望把自己“改造成好人,”但是主流社会并不买账,无论感染者怎么努力也没用,依然不接受你。相当多的感染者只能默认了,也心甘情愿地不把自己当好人看了,本来不错的人也破罐破摔了,干脆把自己当坏人了,甚至真的干起了坏事,极少数感染者竟开始故意传播了,新发的病人越来越多!这些都无疑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歧视,更多的感染者看不到出路,看不到明天,看不到希望!
  有的专门搞艾滋病防治机构的官员,极不地道,拿着大量的国内外资金不干人事,热衷于拿点小钱收买极个别没有骨头的感染者,为他们卖命。这些变节分子为了保全个人利益不惜牺牲甚至出卖更多感染者利益,充当他们关怀感染者的门面,帮助他们的主子大肆捞取不义之财,绝大多数感染者的利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出卖了!而这些出自感染者内部的败类在他们的主子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奴颜婢膝甚至连他们的主子都觉得恶心!已经成为十足的下等贱货!这种人不仅不把自己当人看,还让我们跟着一起蒙羞!
  国家已经采取措施为感染者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而有的感染者却因为担心歧视不敢领取。怕什么?怕歧视?怕歧视就别怕死,怕死就别怕歧视。道理很简单。
  曾几何时,我一直努力在成就自己好人的形象,努力挣钱自己养活自己,但是却不敢面对深藏体内的艾滋病毒,担心遇到歧视,现在想来就是自卑,自己先看不起自己了,一个连自己都不敢面对的疾病,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面对?所以,歧视很重要的在于感染者自己。我们需要国家和社会医疗救助,但是决不等同于我们乞求施舍!
  艾滋病人是没有退路的,逃避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唯有正视自己,接受自己,挑战自己,我们的未来才会有出路。现在的我已经不在乎别人把我当好人还是坏人了,但是我依然会要求自己凭良心活着,不向命运低头。如果有人继续执意把我们当流氓看,那我就耍耍流氓手段给你看看,让那些歧视我们的伪君子明白:我是艾滋我怕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