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功夫”更是风靡世界,他的电影也成了“功夫片”的经典,去年陈国坤主演的《李小龙传奇》以电视的形式再一次展现了李小龙充满传奇和精彩的一生,让我们重温了巨人走过的历程和他精神的力量。
对于《李小龙传奇》这部电视剧以及陈国坤在剧中的表现,观众褒贬不一,但是对于李小龙的成就已经被全世界所共认。我想说的并不是这部电视剧的好跟坏,正如一个朋友所讲的“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看看《李小龙传奇》还是很有意义的”,确实李小龙的成长发展在很多方面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第一点,有明确的目标,李小龙的一生是充满了创造力的一生,在很年轻的时候他就给自己制订了宏伟的人生目标,“第一,光大中国武术,让全世界的人认识中国武术(功夫);第二,打入好莱坞,开辟华人影星在好莱坞的地位;第三,使自己的家庭过上富裕的生活(好像是具体到了1000万美元)”,另外针对于每一阶段的现状,他都会给自己制定出具体的目标,打败布莱尔、打败黄皮小子、打败小拳王......,拿到全美柔道冠军、电影票房突破500万港元......,而且为了每一个目标他都拼尽全力,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要不打折扣,每一个具体的目标都是向总目标迈进的过程。我想这是所有人、所有企业学校的榜样,很多人都在忙忙碌碌中生活,可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很多企业每年都制定目标,但是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上,并没有认真贯彻下去,放到每一个人的心里,还有一些企业这是“近视症”,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规划。
第二点,强烈的正义感和民族责任感,我想李小龙之所以在死后还想有如此崇高的地位,跟他的民族气节有很大的关系,当他站在全美空手道冠军领奖台上振臂高呼“我是中国人”的时候,当他在电影《精武门》中踢碎“东亚病夫”牌匾的一刻,所有人的眼角都会湿润,所有人的热血都会沸腾,是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具有民族精神的人才能够被人们永记。同样,企业要长期发展,也要有民族的精神、有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道德,我想“三鹿事件”已经给企业敲响了警钟。
第三点,一切为了共同目标,在电视剧中,李小龙在婚姻上有多个选择的对象,而且各有优势,秦小曼温柔善良,而且两人青梅竹马,相互之间比较熟悉,在演艺事业上可以共同发展;阿罗约家里比较有钱,可以给李小龙提供足够的资金,但是最后,李小龙最终选择了琳达,原因在于“她是真正喜欢我的武术,而且她喜欢武术多于喜欢我”,事实证明,李小龙以后能取得如此成就,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琳达。另外几个人也是一样的,木村武之、伊诺山度和邵如海,都是非常认同李小龙的武学理念,并且致力于开辟新的武学体系的人。而现在很多企业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遵从“唯能力论”,却很少注重员工的理想和追求,而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四点,抓住机会的能力,“既然我已经决定要做的事情,为什么要等呢”,这是李小龙在去奥克兰之前说的话,也显示了李小龙果断的性格,而他在去好莱坞的时候,更现实了他勇往直前的个性。一个人一个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机会,这需要我们迅速判断、果断抉择、勇于承担、努力向前,而现在很多企业,因为信息系统不灵敏、决策流程冗长、害怕承担责任等原因,往往任凭机会流逝。
第五点,挑战自我、勇于创新,李小龙的一生是充满着奇迹的一生,为了丰富自己的武学体系,他进入大学学习哲学,不断与各路高手比武,不断研究自己武术的缺点和不足,并且努力完善,并创立了全新的武术体系“截拳道”,甚至在受伤之后,全部打破自己的武学体系,用全新的概念来诠释“截拳道”精神。这对于很多人和企业来说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他们往往更注重于稳定,固守自己的传统经验、产品、市场,岂不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市场的大潮中,稳定就意味着淘汰。这也是为什么90年代很多大型国营集体企业纷纷走向没落,大批国营职工纷纷被迫下岗的原因。
还有他的执着、自信、诚实、守信、友善......,最后我还是建议大家有机会看看,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这绝对是值得认真琢磨、韵味无穷的一部电视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