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何必如此慌张“救市”!!
(2008-10-22 13:54:02)
标签:
房产
保障性住房
二手房
房地产税收
青岛市
杂谈
|
|
记得前段时间我说中国的救市行动已经开始,结果招来一片骂声。可现实没有随“骂友”们的意志转移,温总理的讲话如同平静水面上的落石,激起了全国各地政府的“层层涟漪”,从谨慎小心的试探性动作到杭州市大张旗鼓的“救市口号”,似乎全国性的“救市”热潮即将兴起......
但是纵观各地政府的救市行动,总感觉略显“慌张”,或者说很多地方政府有一些“迫不及待”,大有“饱受相思之苦的姑娘,终于冲破家庭的束缚,奋不顾身的投入情郎的怀抱......”的景象。
我认为政府救市应该更“优雅”一些,更自信一些,毕竟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各个地方政府的过度骄纵,导致了市场价值失衡,虽然现在国际形势比较困难,但是对于楼市,中国政府还是应该采取“调理为主,治疗为辅”的长期治疗手段,从引导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促进住宅的价格回归到产品本身的价值,合理引导理性消费,平衡供需秩序,而非无节制的透支需求。
面对全国性的“救市秀”,我认为地方政府可以“救市”,但是需要切忌“注射兴奋剂”,而是应该以中央的政策为基础,紧抓落实、执行。
就以青岛市为例,我感觉救市行动肯定要开始筹划,而具体的实施,则应该在11月中下旬,至于实施的方案应该坚持“促进价格回归,恢复市场信心”的原则,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合理化松绑“第二套住房制度”,不能人为限制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
2)推进保障性住房供应,特别是青岛市的2008-2010年住房保障发展规划的推进,增加住宅保障范围,以及相应的优惠力度方面,激活青岛市保障住房市场;
3)松绑“二手房市场”,从税费环节,减轻二手房的交易负担,提高二手房市场交易量;
4)放宽青岛市户籍制度,将100平米门槛降低为购买商品房即可迁入户口,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鼓励外来人口落户。
5)改进房地产税收制度,取消预收税,减免部分费用。松绑住房公积金。
但是无论地方政府推出何种救市手段,对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来讲,很难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楼市真正回暖需要房价回归到理性的水平,这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而且对于降低首付款的政策,窃认为不可取,大有“饮鸠止渴”的意味。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