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拜年

(2007-01-30 20:46:11)
分类: 胡言乱语
    很长时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所以一切也都省略掉了,拜年也只是几个电话、一对自己也没有细看的短信,再加上几封电子邮件就解决了。不知道现在老家拜年是不是也像城里一样,慢慢的简化消失了。
    记得小时候,拜年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山东深受孔孟思想的影响,礼仪上的讲究也比较多,所以春节的各种规矩也比较繁琐。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需要晚上吃完年夜饭之后到全村的族内长辈家里拜年,拜年的礼节是,先给“供奉的先祖”(每家挂着祖内的家谱)行三拜九叩之礼,然后给健在的长辈“磕头”,长辈则在一边接受“叩拜”;第二次拜年则是大年初一的早上,早晨起床之后,先跟所有的家人说一句“过年好”,然后给家里的长辈(在我们家里只是给爷爷奶奶)“磕头”,爷爷奶奶在一边受礼之后,发给我们“压岁钱”;之后就是要跟着叔父们再到村内族里的长辈家里拜年,程序同年三十的晚上一样,只是早上一般长辈们会塞给孩子们一些糖果。
    基本上大年初一的上午是要到家里所有的亲戚家走一遍的,先是到叔父们家里,给婶婶们拜年,然后还要到姥姥、姨妈等亲戚的家里,而且在路上遇到所有的人都要道一声“过年好”,直到中午才会陆续结束,约上伙伴们一起玩。
    但是在我读高中之后,对于春节拜年的兴趣就没有了,可能是因为“知识”的增长的原因吧,总感觉“磕头”、“供奉”属于一种迷信活动,所以,每到拜年的时候都是找个理由“逃”掉了,长辈们也不再勉强,就了每年给爷爷奶奶“磕头”也省掉了。
    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老家了,爷爷也已经去世多年了,父母因为我们的反对,也不再“供奉”家谱了。
    但是近两年一直想,有机会应该再回老家过年。去爷爷的坟前“磕一个头”,怀上一颗思念、感恩的心,因为我也找不到第二种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了。到族内的长辈们家里看看,他们应该老了不少了,还有老家的一些亲戚,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