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青岛市的部分领导在网上听取市民的意见,这好像从杜世成任书记时就已经成为青岛市政府的一种场规工作。
但是听政于民到底意义在哪里?我想形式的意义是主要的,说白了,这是政府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所做出的一种姿态,说白了是在做样子。
而老百姓所希望的确实完全的“执政为民”,这两者的差距是比较大的。
第一个差距是,政府官员的工作意识,能否在工作中想到老百姓?考虑到老百姓或者是纳税人的利益?毕竟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钱是纳税人的钱,按照市场的角度,老百姓应该是政府的雇主,政府的工作应该是保证“雇主”的利益不受侵害。我想这仅仅依靠“听政于民”这种形式是无法达实现这个目标的。现在政府与老百姓的关系颠倒了,政府成了老百姓的“老爷”,“听政于民”在我的感觉是“老爷”给“奴才”的一点“施舍”。
第二个就是现在所谓的“听政于民”所触及的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而且这种形式主要的内容就是向老百姓介绍一下政府的一些政策,或者政府向老百姓宣传一下政府的工作业绩,真正政府的执政方针或者一些重大的问题,我想老百姓的发言是没有丝毫作用的。
第三个,政府对于这种举措的心态,在我的感觉就像很多舞台上的所谓的“歌星”在演唱的时候下台去同“星迷”握手一样,是希望我到手的“星迷”“陶醉”、“感恩”的。
当然,这种“握手”是现在中国政府执政意识的一种进步,但是希望执政者不要把这种“握手”当成“执政为民”而骄傲,也不要认为老百姓的“心愿”仅仅如此,真正的“执政为民”是从“心”开始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