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茶”的来历和作用<转载>
冲泡普洱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或称"浸茶"。据学者考证,"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有人解释这样做是要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而事实上,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不仅获得茶叶品级,而且达到卫生标准。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经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所以第一泡茶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浸泡,有利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感觉到茶叶香味,而不是单纯为了洗去茶叶不卫生的东西。在此意义上,"洗茶"又被称为"醒茶"、"温茶"、"润茶"。
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根据有关实验,茶的香味和有益人体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开始浸出,若超过3秒钟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因此,把握好洗茶的时间,才能在体验茶香的同时保存茶叶的营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