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普洱茶 |
普洱茶的独特品鉴<转载>
普洱茶由于其风味独特,药理作用明显而深受欢迎。普洱茶与其它许多茶类不同的是,它必须要有一段自然贮存的历史过程。自然走过的历史,才能表露其真实性,而能够认识和鉴别普洱茶的生与长,真与伪,才有足够的能力,随心所欲地去品尝普洱茶。要品出新鲜真性的普洱茶,必须要能认识和辩别普洱茶,即要看其茶、品其味、鉴其汤、观其叶,从经验中自我领悟出来。
一是看其茶。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荷、兰、樟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普洱散茶以嫩度划分级别,从级外、一级到十级特级,嫩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点:一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看条索紧结、厚实程度,紧结、厚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好;四是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反之则差。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厚薄一致,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以青饼为例,一般3—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变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饼变松,叶际边缘模糊。
二是鉴其汤。把普洱茶放入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杯内观赏汤色。普洱茶的汤色要求红浓通透明亮;在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中,80%左右的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TB),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形成了普洱茶滋味浓厚、汤色红褐的物质基础。茶红素是汤色呈“红”的主要成分,在发酵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促使茶黄素氧化成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随着普洱茶陈期延长,发酵时间的增加,普洱茶中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逐渐增多,茶的汤色也就变得越来越红。由于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的产生与存放时间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的年限内,普洱茶的“红”是鉴别普洱茶陈期的重要指标。
普洱茶的红又根据品质不同分为宝石红、玛瑙红、琥珀红等,其中以宝石红最为难得,为茶中极品;其次是玛瑙红;再其次是琥珀红。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茶汤褐黑大多是人工后发酵茶,汤色混浊不清、有悬浮物的则是变质的普洱陈茶。
宝石红
玛瑙红
琥珀红
泛青黄
褐黑
一是看其茶。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荷、兰、樟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普洱散茶以嫩度划分级别,从级外、一级到十级特级,嫩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点:一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看条索紧结、厚实程度,紧结、厚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好;四是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反之则差。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厚薄一致,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以青饼为例,一般3—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变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饼变松,叶际边缘模糊。
普洱茶的红又根据品质不同分为宝石红、玛瑙红、琥珀红等,其中以宝石红最为难得,为茶中极品;其次是玛瑙红;再其次是琥珀红。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茶汤褐黑大多是人工后发酵茶,汤色混浊不清、有悬浮物的则是变质的普洱陈茶。
后一篇:普洱识茶<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