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香四溢<转载>
在各种茶叶中,普洱颇有长者之风。它温厚、醇和,愈陈愈香。茶界有这样的说法:云南产普洱,香港存普洱,台湾留普洱。懂得收藏和鉴赏普洱的行家,以往多集中在香港和台湾,近年,广州的普洱玩家也渐渐多了起来,在他们的心目中,普洱可赏:芳香四溢,茶味醇厚;普洱也可藏:珍品保值,高价难求。轻啜一杯陈年普洱,玩家们说有如品味了人生,自有一种甘苦交替的过程,令人回味无穷。
说起普洱茶,几乎无人不识。人们爱它茶色浓重、口感醇厚、助消化而不伤胃的君子之风,好饮之人不计其数。而名贵的普洱,则成了茶艺爱好者和收藏家的新宠。
在种类繁多的茶叶中,普洱之所以格外为玩家们所钟爱,不外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它的保健功效。普洱茶具有极好的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二是它的保值和升值潜力。距今八十多年、保存完整的一片古董茶饼,市价约三万八千元;距今四十多年的茶饼价值约一万八千元,而且高价难求。
茶界有流言说:云南产普洱,香港存普洱,台湾留普洱。普洱研究与收藏的潮流,是风靡了东南亚、台湾、香港、日本等地后悄然出现于内地的。玩家们认为,对普洱的认识和研究,内地还远远不及国外和港台地区的水平。陈先生认为,做茶,是做一种文化,现在茶艺馆多了,爱茶的人多了,但经营者的文化底蕴和茶艺,玩家们对茶的理解的广度和深度都还有待提高。
据称,普洱茶的品质优劣相差很大。茶界把未经过发酵工序,由茶青萎凋、晒干、蒸压而成的普洱茶称为生茶,又叫青饼;而在一定温度、一定湿度下短期内陈化的茶则称为熟茶。生茶的储存时间越长,茶质越醇;熟茶的储存时间长短则不会对茶质产生影响。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在冲泡后十分明显:生茶的茶叶柔软、新鲜、有弹性、有生命力,茶汤清澈明亮透底,茶气清爽,回味甘甜。熟茶的茶叶干瘦乌黑,粗硬棘手。青饼普洱的品质因为储藏时间的长短也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在良好条件下保存的生茶,时间越久,茶汤的颜色越深,口感越是醇厚。
茶叶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包括普洱茶在内的各种茶叶,都喜欢接近自然的美的事物,所以必须用竹、樟木或者陶制成的容器,在通风清凉的自然条件下保存,油、烟、潮湿都会极大地影响茶叶的口感。
“器为茶之父”,玩家们对茶具的挑选自有一番心得。与茶结缘已数年的潘先生是位生意人,他对普洱可谓情有独钟。他介绍说,普洱属于黑茶,所以一般挑选比较深色的茶壶与之相配。他招呼我们喝茶,用的便是一个壁厚形高的紫砂茶壶。“因为普洱属老茶之列,茶味出得快,这样的茶壶能利用其形状上的优势减缓其散热的速度,让茶味更浓、维持时间更长。另外,紫砂壶又以其吸附性著称,这就很适合吸走高温下泡出的茶的陈味。”而茶桌上的两个壶和数个茶杯也有其特到之处。其中一个壶盛着开水用来冲茶,另一个壶则专门装茶汤,如此一来就能避免因浸泡时间过长茶味散走。而配合普洱适宜大口喝的特性,所配的茶杯也比较大,颇具特色。
另一位普洱玩家先生,从一个对茶一无所知的门外人,晋身为玩家中的少数顶级人物之一,只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他说自己是个对事物特别执着的人,一旦对某样东西感兴趣,就一定要刨根问底地弄个清楚透彻。一谈起普洱,他就滔滔不绝,从产地、历史、发展,到品质、口味、价值,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当然,这是和长期接触和研究分不开的。“我一开始也上过很多次当啦。”他笑说,“不过现在就绝对不会啦。”
爱上普洱,开始是因为它对身体极有益处。直到今天,梁先生都坚持每天饮用普洱茶,并因此戒掉了烟酒,身体也就健康了许多。其次,在他看来研究茶也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研究越是深入,就越觉得它魅力无穷。另外,收藏普洱也会带来丰厚的利润。梁先生的收藏,市价就已经上涨了六倍多。
收藏普洱以来,梁先生觉得自己的性情已被茶改变了很多,也有不少切身感受。说起品尝普洱,他打了个十分贴切的比方:六年的普洱,颜色艳红,感觉就像一个青年,活泼,热切;十九年的普洱,则是人到中年,色彩由淡转浓,性情收敛了很多,温和、滋润;至于四十年的普洱,它的颜色深不可测,宛如一个老年的智者,有丰富的人生体验,醇厚而且回味无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