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2022-05-10 11:38:53)
标签:

北京城中心点

钟鼓楼

万宁桥

地安门外大街

文化

分类: 国内旅游——主题记录专栏
 北京有一条古老而神秘的城市轴线,如“书脊”一般,贯穿南北,创建于元朝,形成、完善于明清两代,至今已有750余年历史,是北京市目前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在景山公园最高点——万春亭的观景平台上,南侧的地上有一块铜质圆盘,上面写着“北京城中心点”以及一幅地图,北侧的地上也有一个铜质圆盘,写着“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立足于此——南望威严的紫禁城红色宫墙与黄色琉璃瓦建筑群在阳光下耀眼夺目(下图1),向北远眺是城市中轴线(北段),景山寿皇殿后面笔直的道路(地安门外大街)连接着钟鼓楼(下图3),还依稀可见远处的奥运塔呢!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北京中轴线——这条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7.8公里的轴线以及对称分布东西的城市格局,既有城门、道路,又有宫殿、坛庙,还有苑囿、市集,可谓建筑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体现皇城庄严与规制的独特文化魅力!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中轴线上各段有不同的风貌和内涵,永定门到天桥的1500米,东边天坛、西边先农坛,是以中轴线为对称轴东西对称分布建筑实体存在的典范;从天桥到前门这1500米是以大栅栏、鲜鱼口以及各地会馆等商业主体为主;从正阳门到午门的1500米则是政治中心,很多重大政治活动在这里举办;从午门到景山公园北门的1500米,是曾经的世界最大宫殿建筑群;从景山到钟鼓楼这段则是社会层面,两侧是北京传统居住区和元代以来的四合院,人们在中轴线上可以从经济、政治到文化、社会全方位看到丰富的北京故事。由此萌生通过系列博文的方式顺着上述思路将近年来游览大北京所搜集到的信息和见闻整理备忘——顺序是从北到南,本篇博文记述从钟鼓楼至景山公园这一段!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位于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与周边形成的胡同、四合院居住区成为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人文信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暮鼓晨钟”成为市民对古都北京的记忆——鼓楼在前,红墙灰瓦;钟楼在后,灰墙黑瓦;鼓楼胖,钟楼瘦......,如此种种已是烙印在人们心目中“老北京”的象征。钟鼓楼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乍看并不稀奇,但北京的钟鼓楼却与众不同,北京钟鼓楼两楼前后纵置,这样的设计在全国钟鼓楼中是绝无仅有的。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钟楼位于鼓楼北侧,原来与鼓楼类似,城楼为木结构,建成不久即遭焚毁。重建后,钟楼全部改为砖石结构——一方面可以起到防火作用,一方面在造型上与鼓楼形成了鲜明对照。钟楼下部为四方而高耸的砖台,台上钟楼单层,环绕汉白玉栏杆,暖灰色墙身,覆以重檐歇山灰瓦绿琉璃剪边屋顶,色彩素雅,造型挺拔峻秀。钟鼓楼间的小广场,每逢重要节日,会摆放主题花坛,也是生活在附近胡同中居民娱乐健身之地——踢花毽的,玩轮滑的,抖空竹的.....,可体味到些许老北京市井韵味!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鼓楼坐落于地安门外大街最北端,与南面的景山万春亭遥相呼应,虽然钟楼和鼓楼高度差不多,但鼓楼的宽大楼体造型在红墙绿瓦衬托下给人感觉要比钟楼耀眼夺目。鼓楼的正门面对地安门外大街,安全起见,游客入口设在楼北边,楼南面以鼓楼大街路牌和富含浓郁京城色彩的鼓楼为背景的区域,已成为当今网红拍照打卡地啦!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鼓楼南面大门正对着的道路——地安门外大街是中轴线上形成时间最早、形态最稳定的商业街市,路西可通过繁华的烟袋斜街到什刹海,过万宁桥后沿古玉河东行不远,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南锣鼓巷,其周边呈“鱼骨状”分布的胡同、四合院形态,是元大都棋盘式城市建筑格局的典型体现。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什刹海地区——元称积水潭,由郭守敬建通惠河,与京杭大运河直接沟通,曾为元大都京杭大运河码头,漕运的终点,历经明、清、民国,积水潭逐渐失去了漕运的功能,但由于钟鼓楼就在附近,后海北岸、东岸一带始终是全城的人口密集区,古都独具特色的繁华闹市。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从明清开始,积水潭慢慢转化成了贵族、文人游赏之地,什刹海周边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等。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如今的什刹海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这里交通便利,地铁8号线什刹海站直达景区,几乎每年都要去几次,不同季节,风景各异。很喜欢在杨柳依依的湖边行走的感觉,特别是傍晚,斜阳余晖渲染着热闹的什刹海,深邃宁静的水面上被染成了橙黄色,美极了!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每当乘坐5路公交车经过鼓楼后行驶到地安门外大街时,车内的报站录音里会有关于万宁桥的介绍——万宁桥,又称后门桥、地安桥,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桥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桥面用块石铺砌,中间微拱,桥的两侧建有汉白玉石护栏,雕有莲花宝瓶等图案。2000年北京市对后门桥进行了整治修缮,毁坏的桥栏杆按旧样做了修整,桥洞下和河岸边的水兽被原地保留,并疏通了河道,同时,恢复原来桥名“万宁桥”,建碑于桥畔。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万宁桥跨在什刹海(上图1:西望什刹海金锭桥)入玉河(上图3:东边的玉河河道)口处,为元代大运河漕运而建,桥下装有水闸,通过提放水闸,以过舟止水,保证南来粮船可直抵海子(什刹海的积水潭码头)内停泊,当时大都居民也称这里为海子闸,后改名为澄清闸。具备“桥闸”双重功能的万宁桥连接的大道不仅是元大都的中轴线,也是南北交通要道,漕运物资汇集于海子沿岸,经此流向城里城外,其周边形成了元大都“面朝后市”的市场格局,将商业繁荣延续至今。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万宁桥东侧的玉河沿岸,遍布很多历史悠久的古老胡同,最出名的当属南锣鼓巷了,这里现在各色新潮小店、酒吧、咖啡馆、餐厅、旅店林立,已变成京城时尚地标,外地游客集中的地方。相对于经商业化开发的街巷,我更喜欢漫步于那些纵横交错的小胡同,虽然没有多长,却也是卧虎藏龙哦!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呈东西走向与南锣鼓巷相交的雨儿胡同,也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位于雨儿胡同13号院的齐白石旧居纪念馆,清代属皇太极第四子叶布舒(康熙时封辅国公)的府院,后为清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私宅的一部分,是较完整的单体四合院。新中国成立后,由周恩来总理特批,文化部购买,作为齐老先生的住处,白石老人晚年在此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坐落在纪念馆露天庭院中央的齐白石铜像是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专门创作的,分布在院落的四棵树:一棵海棠,一棵石榴,再有两株玉兰,都是齐白石先生精心挑选栽种的(见上图3)。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地安门,俗称后门,是皇城的北门,天安门则是皇城的南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1954年底,为了疏导城市交通将地安门拆除,现在只有留下的道路名称记录着对这座城门遥远的记忆!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地安门大街最南端的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内城南北中轴线中心点上,南依故宫,西靠北海,北与鼓楼遥遥相望,曾是北京城中心的最高点。登临景山中峰万春亭上,可俯瞰故宫全景,一览京城轴线,领略整齐对称的布局神韵,品读气势恢宏的宫廷建筑。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景山还将中轴线的对称做到了极致,尤其是景山的五个亭子(称谓五方亭),无论从颜色、形状、高度无一不对称,以中轴线上的万春亭为中心,富览亭与东面的周赏亭相对而建,辑芳亭则对称观妙亭,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
漫步最美中轴线,感受京城对称轴上的文化魅力(一)
 一条中轴线上的地安门大街,衔接皇城与钟鼓楼的重要历史街道,前承皇城、后启闹市,历史上担负的商业功能一直未曾改变,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前朝后市”的营城理念。承载了北京建都以来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北京老城地区的商业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