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2021-10-28 14:51:42)
标签:

温榆河

沙河水库

巩华城

朝宗桥

百沙路

分类: 家在北京
 温榆河发源于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麓,上游由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3条支流汇合而成,是北京历史上开发较早的重要河流,曾作为北运河的航运水源及京城北部的漕运通道,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昌平绿道所途径的河段属于其上游。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温榆河历史上不仅是历代王朝的漕运要道,而且由于其水质洁净、清澈,还是皇家宫廷、园林、湖泊的御用之水,被喻为北京的母亲河。如今河道已断航,主要以分洪、灌溉为主。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从苍龙街向北走到尽头就是温榆河南侧河堤路,为双向二车道,路况不太好,很多地方坑洼不平,不过道路两边林木茂密,来往车辆不多,感觉还不错。按设置在路边标识牌指示,下一段绿道是沿河堤路向西行。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漫步河堤路,可见温榆河宽阔的河道内水面很窄,且非常平静,蓝天将其映衬得很蓝,河床植被繁茂,还有艳丽的小花,景色宜人。如今河堤路有限高杆(2米)控制大型车辆通行,期盼今后能实现没有机动车的真正绿道。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沿河堤路西行不远,看到一醒目的仿古建筑——名曰御码头(康熙御笔),清代,在昌平北七家郑各庄曽建有皇帝的行宫,还有很多驿站,是帝王北巡去往承德避暑山庄的必经之路,御码头,便是康熙皇帝乘船游河的见证者。从门前斑驳的标牌得知:2006年温都水城落实政府“水清、岸绿、基本通航”决策,在此兴建码头,并开发了三公里的游船航道。但就目前的状态判断,这条航道应该是已废弃多年了!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河堤路上边走边赏景——寂静的林荫道,幽蓝的河水,还有河边一个个垂钓者执着的身影,给人一种安逸祥和的舒适感!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在走到接近沙河闸时,还有个垂钓园,路对面是红枫湖高尔夫球场,门口设有挺大的停车场,是个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想必周末这里一定挺热闹吧!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白各庄湿地——离京城最近的一片自然湿地,位于昌平沙河水库东侧,属于库塘类湿地,以沙河水库大坝为界,大坝以西是一望无际的水库,大坝以东的水域连绵不断的流淌数里,注入温榆河。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在河堤路与沙河闸大坝交汇路口处,有绿道指示牌和绿道地图,按标识指引登上大坝,东望领略众多不知名鸟类嬉戏生态风景,西看水库宽阔湖面上的夕阳西下,美!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沙河闸位于昌平区沙河镇东部南沙河与北沙河交汇处,温榆河之首,始建于1959年,1960年6月建成运用,闸坝公路也是连接南、北沙河及温榆河上下游两岸的重要通道。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从南向北穿过沙河闸大坝,走到尽头,可见绿道标识牌,指引绿道行进方向是沙河水库北岸河堤路向西,继续探索!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沙河水库面积不大,曾经是一个水质劣五类的水库,近些年经过治理,水质逐步好转,水草丰富了,水生态也渐显生机,吸引了众多候鸟在此聚集,如今已变成摄影爱好者的乐园,被赋予“醉湖”的美名!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以上三张图片是去年春天在水库南岸(昌平绿道在水库北岸)拍到的水库风光以及摄影大咖们云集“醉湖”水域捕捉候鸟倩影的场景,挺壮观的吧!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沙河水库北河堤道路比温榆河那边要好,靠河道一侧的树木与道路护墙之间的间隙机动车无法进入,有效的保障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这一带树木高大茂密,遮天蔽日,一派静谧清幽氛围!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道路北侧是一片绿色隔离带树林,里面有施工的车辆,像是正建设林间步道,不久的将来,就能在树林之中惬意行走了,很是令人向往!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河堤路上有很多向北通往沙河镇的路口,每个路口处都会有昌平绿道的标牌,指引前进方向,河畔有养老中心,还有豪宅社区,真可谓“藏龙卧虎”哈!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林荫河堤路段在看到昌平线城铁高架桥时就结束了,接下来的道路貌似新整修过的,非常平坦,周边的树木纤细,似乎栽种时间不长。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高架桥下的河滩平缓,河水清澈,有不少人在此嬉水,伴随着桥上城铁列车穿梭往来,形成独特的城郊风情画面,在北京这个缺水的城市,有水的地方即是风景呦!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过了高架桥,完全离开水库区域进入北沙河地带,河道明显变窄,沿绿道标识牌指引方向(一路向西)走大约20分钟左右,看到一横跨河面通往对岸的简易桥,桥头路边又见绿道地图及周边景区介绍。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城铁昌平线有一站名曰“巩华城”,一直没在意它的原由,通过标识牌的介绍才得知是来源于曾经建设在沙河地区的一座明代城池。为此,特意专程过桥(绿道标识牌箭头方向)到北沙河南岸,按手机导航指引探寻巩华城遗址。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现在的巩华城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沧桑之中,往日高大雄伟的城垣建筑大部分都已经消失了,少有的建筑遗存也变得无法辨认,但从地名上可体现城池的地域范围(如展思门路、扶京门路),目前所见巩华城遗址大部分都设有围栏,应该是要进行整修,周边的村庄也处于搬迁状态,很多村民住宅已人去楼空。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巩华城是明代皇帝北征及谒陵巡狩驻跸之所,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不久,即在城北的沙河店建立了一座行宫。迁都北京后的朱棣,仍然数次亲自率兵北征蒙古,沙河店行宫的作用就是成祖由京城去往北国路上的一处临时军事基地,直至明正统元年,沙河店行宫毁于洪水。嘉靖十六年(1537),世宗皇帝谒天寿山陵寝,驻跸沙河店,礼部尚书严嵩奏请建城及修建行宫,驻兵防卫,于第二年在沙河店以东起建行宫,并在嘉靖十九年(1540年)修建了环抱行宫的方形城池,赐名为巩华城——如今所见的巩华城遗址来历简述。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巩华城呈方形,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城高10米,城以行宫为中心,南北、东西各长1000米,辟四门:南名“扶京”,北名“展思”,东名“镇辽”,西名“威漠”。只有扶京门保存的较为完整,基本留下了瓮城的模样,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修缮中,瓮城正中门洞上可见一石制匾额,字体模糊,辨认不清,应为“扶京门”三字(上图四)。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坐落在温榆河上游支流南沙河、北沙河交汇处的巩华城,地处燕山山脉山前平原区,城的南北分别是南沙河、北沙河,因而造就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沙河镇,昌平区现正在逐步进行旧城改造,建设与老城特色相符的商业街、文化街,与城镇的历史相呼应,结合沙河水库一带的湿地公园建设(标识牌指示,经网络查询,今年年初启动,2022年竣工),未来这里将是集行宫文化、生态涵养、运动休闲为一体的京城北部新景观,好期待呦!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上面的地图可以明晰南、北沙河与沙河水库、温榆河之间的地理位置,通过探索昌平绿道,不仅了解到北京母亲河——温榆河的来龙去脉,还串起隐藏其中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涨知识!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从北沙河北岸河堤简易桥绿道标识牌处按其指示方向继续西行,经过北沙河管理处,走不到10分钟,即到达八达岭高速路附近,有一条新修的南北方向步道,道路交叉口处有绿道标识显示由此往北可到百沙路。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八达岭高速路桥下是北沙河(东西向)与东沙河(南北向)交汇处(下图一,从东沙河西岸向东拍摄),沿步道向北行进大约百米,有一条东西向小马路(社会道路)往西连接一座横跨东沙河的小桥(上图四,从东沙河西岸向北拍摄),过桥可至G6辅路,走桥西端台阶下桥沿东沙河西岸河堤路南行,从G6主、辅路桥下穿过后,可见到另一隐藏于沙河地区的古老建筑——朝宗桥。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朝宗桥又名沙河北大桥,明正统年间拨专款所建石拱桥,与横跨南沙河水上的“安济桥”相对,相距2.5公里,两桥可谓姐妹桥,1937年7月侵华日军炮轰朝宗桥,至今还留有痕迹。后来安济桥因年久结构损坏,建高速公路时被拆除,原址建起钢筋水泥大桥,而朝宗桥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洪水冲击,依旧坚固如初。高速公路建在朝宗桥的东侧,西侧的辅路还在使用朝宗桥。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朝宗桥为七孔石桥,全长130米,宽13.3米,中间高7.5米,七孔联拱结构,桥两旁有石栏柱53对,与卢沟桥、永通桥(俗称八里桥),并称为“拱卫京师三大桥梁”。大桥北端东侧有明万历四年(1576)立的螭首方座汉白玉石碑一座,碑额正背俱篆书“大明”二字,碑身镌刻大字“朝宗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朝宗桥西南侧还建有一个公园——朝宗桥公园,在公园里立足北沙河岸边东望朝宗桥在夕阳余晖中的雄浑姿态,想象其所经历的朝代更替、岁月变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技艺,给后人留下这承载历史的珍贵遗产。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探究了昌平绿道沙河周边的历史遗迹,按标识牌指示方向继续向北进发。从沙河北大桥至百沙路这段绿道应该是新修建的,铺设轨迹基本与东沙河河堤路(上图三)并行,沿途也是林木葱郁、枝繁叶茂的树林,环境清爽安宁!
行走京城小众免费公园——昌平42公里绿道(三)
 探索42公里昌平绿道的脚步从南端的清河地区到沙河流域,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这条贯穿昌平南北的景观绿道,不仅串联起沿途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还可通过周边的历史遗迹,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大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