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是1965-1966年,我们家乡沔阳县(今仙桃市)及胡场镇脑膜炎流行,是一个县域暴发的流行疾病。那时,包括胡场在内的沔阳全县的中小学停课,一是为了防止人员流动而传染脑膜炎,二是因医院床位不够,腾出教室作临时病房收治患者。我们所就读的位于318国道南侧的胡场小学(今胡场二中)也停课,改作临时病房。政府有关方面为了控制脑膜炎的传播,在进出胡场的周边道路上设卡,对进出胡场的人员实行严格管控,并用盐水嗽口。个人防治脑膜炎的办法就是吃大蒜、喝中草药汤等。
据《沔阳县志》载:1965年11月,沙湖区王场大队暴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次年2月下旬波及全县,湖北省人民政府和荆州地区行署组织377名医护人员,拨专款169
752元投入抢治。至6月扑灭疫情,发病54 200例,治愈51 891人,死亡2
309人。(引自《那个脑膜炎暴发的年代,有童年专属的淡淡草药味!》,https://bbs.jhrx.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34771)
第二次就是2002年暴发的非典,从当年11月开始,局部散发病例到局部暴发,经历2个月后形成大流行,扩散到我国内地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全球共波及亚洲、美洲、欧洲等32个国家和地区,经过有效的防控措施,到2003年8月1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
327例,治愈出院4 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引自“360百科——SARS事件”,https://baike.so.com/doc/9276156-9610140.html)。记得,当年为了防控非典,政府上下各方齐抓共管,比如在北京修建小汤山医院收治病人,收到了良好的管制效果,2003年6月后流行终止,这一场人民战争结束了。
第三次就是2019年底开始的新冠肺炎流行,现在演变成新冠感染。这一瘟疫来势汹汹、杀伤力在、持续时间之长,都是我所经历的前两次传染病所不可比的。过去3年,政府各方高度重视,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全员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实行动态清零政策,修建方仓医院集中收治患者,协调全国医疗力量支持重点地区等。从2022年12月上中旬起,随着奥秘克戎的变异,政府面对传播力未降,但是毒性逐渐减弱,对防疫管控政策进行了微调。之后在较大范围内出现了快速传播。用一句很形象的话说,就是全国人民同患一种病——新冠感染。
现在的问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传播或感染还在继续,谁也难说什么时间是个尽头。可见,上述3种传染疾病一个比一个杀伤大,一个比一个传播快,一个比一个持续时间长。这是否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过程人们对生态和自然的破坏有关?本人虽无有力的证据来支撑这一论点,但隐隐约约地感受到这一点。这是因为,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幸福的同时,也被它所绑架和制约。说个很简单的例子,1960年代,广大农村地区青山绿水,没有停水、停电的概念。因为,他们所饮用的是房前屋后小沟、小河流淌的清水,不需要经过消毒后才能饮用的自来水。夏天的夜间,他们在青山绿水之间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既不需要电扇,更不用空调。但是,现在的农村还有多少地方能找出这样的生活场景,即使有,也是很少很少了……
由此,我们不得不呼吁: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就是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