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式教育,谁在受益?政府or个人?

(2015-08-24 00:59:45)
分类: 随心而至
中式教育,谁在受益?政府or个人?


    BBC的三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播完已经过去几天了,终于可以写点什么。随着诸多细节的淡忘,终于可以仅仅从印象最深刻的两处,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个片子最触动我的两个地方:一是,中国老师说,我们培养中国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服从”;二是,英国那位能很好适应中式教育的女生,最后放弃了体育考试,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不堪重负了。
    从对两个事件的重视中可以很清楚看出,对于题目的问题,我的答案是,中式教育更多的是使政府而不是使个人受益。为什么呢?
    首先,正如中国老师说的那样,中式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服从”。无论是美感不足忽略性别差异的校服,还是集体参与的升旗仪式、课间操活动;无论是建立班委辅助老师管理,还是发动家长建立统一战线;无论是刺激羞辱心的讽刺(说英国学生学习程度不如中国学生,有点像“别人家的孩子”那种激将法);还是利用道德偶像进行思想控制(孔子之类)……这些措施都是希望除去学生身上个性化的地方,将他们塞进集体中,按照权威的施令齐步走。
    其次,中式教育中用考试迫使学生不断竞争,是为了让学生内耗而忽略“服从”的不合理。让一群人团结起来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们制造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让一群人忘记自己被控制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们制造一个看似公平的竞争机制。当他们习惯竞争的游戏规则时,他们就会自愿地服从规则制造者的统治。国家可能会需要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但政府需要只是能纳税的市民。竞争既可以提高效率,促进经济的增长;又可以让个体习惯服从,便于管理。
    这样的教育怎么会不受到政府欢迎?所以,新闻上说,英国政府有可能会大力推广中式教育,这就不足为奇了。

    那为什么说个人没有得到更多的益处呢?
    嗯,我没有说中式教育没有让个人受益,而是说比起政府,个人的收益就少得可怜了。那位放弃体育考试的英国女生说,她觉得长期处在竞争状态下并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不知道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有多少人意识到这句话的正确性,但越来越多的人像她一样觉得不堪重负。教育本来应该是让人更好地生活,而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忍受而不在享受生活。
    我并不认为一个可以获得高分的教育方式就值得普遍推广,如果一个人无法体会生活的美好之处,那他接受再多教育又有什么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