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平与少数

(2015-07-26 23:19:13)
分类: 孰是孰非
    今天,我们带界头中心小学的学生去高黎贡自然保护区做活动,特别邀请了一位在高黎贡山做自然笔记的人做分享。她去过很多地方,在当地生活,纪录当地的生物,有点像古代的徐霞客。在介绍完如何做自然笔记后,有几位学生很认真地做了尝试。
    其中有两位学生纪录的是野花椒,还带回来一节也花椒给大家看。分享自然笔记的老师看到后说,做自然笔记很重要的是不要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你发信一株植物的时候,要先看看周围有没有同样的生物,如果有则表示它还很常见,如果没有则有可能是濒危植物。如果是常见植物,你采了还好,还有很多,但如果是濒危植物,你采了则有可能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对于稀少的生物,我们要保护它。
    我听到老师说这些的时候,突然想到进山前护林员说的话。他说,在旧的护林点,经常会有黑熊袭击,但是护林员不能伤害黑熊,因为黑熊是保护动物。
    我知道他们说的是对的,也知道物以稀为贵,但我不知道人类是出于什么心理去保护数目较少的物种。如果真有平常心,无差别地对待万物,为什么会有珍稀物种一词呢?如果是因为它们属于少数,属于弱者,而去保护它们,那为什么人类中的少数反而受到排挤呢?
    “多数人的暴政”和“少数人的特权”似乎已经成了固定搭配,这种约定俗成的表达,是不是暗示着这其实就是真理。多数对待少数究竟是怎样的心态?是尊重还是权宜,是不屑还是怜悯,似乎很难说的清。不过,无论怎样博弈,特权永远只能少数人拥有;而无论什么原因,少数人都需要拥有特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