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学校参加谢师宴,毕业第二年回学校。这批师弟师妹毕了业,就没有几个认识的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年制的研究生,能认识的不过上两届、下两届。
这次毕了业回来的不少,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内容无非是工作,以及在北京才会关注的户口。能开启聊天的内容不多,无非是最近生活怎样,工作怎样。如果一见面就问“你的理想怎样了”,那才让人觉得奇怪。而能觉得奇怪,说明你已经习惯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了。
当你心里有一丝羡慕同龄人的生活稳定,当你也一同表示师弟师妹新找的工作没有户口有些可惜,说明你还是没有逃脱主流观点的洗礼。你觉得自己特立独行,只是因为生活的价码开的还不够高。好吧,这个“你”,其实是“我”。就像前两天我会因为是在大使馆举办活动,而请假去参加;会因为对方是波兰的前副总理,而第一次与作者签名合影。
师弟说我看待世界的眼光特别,我哪里有什么特别。我依旧在主流里随波着,这也是我时常恐惧的原因吧。我以为自己可以不顾世俗的标准,其实还是害怕得不到主流的承认。当我们谈论成功失败、谈论好坏对错时,我们已经陷入了主流的思维。所能谈论的内容无非是承认它,或者否定它。为了被理解、被认同,我们用着大多数人的语言,这并不可笑;可笑的是,还自以为能唱出自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