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使馆与寻常处

(2015-06-24 18:11:11)
分类: 孰是孰非
    今天请假去参加中央编译出版社的活动——《21世纪政治经济学》作者见面会,因为举办地点是波兰大使馆。原来大使馆除了办签证,还可以办活动。以前也走过光华路,两边排满了使馆,武警和铁丝网戒备着,这次终于满足了好奇心。最重要的是得到了作者签名的书,这是我第一次找作者签名。作为波兰前副总理和学者,既有实践又有理论,读这本书应该会学到很多,还想看扉页上提到的他的另一本著作《真相、谬误与谎言——多变世界中的政治与经济》。
    活动中遇到一个小姑娘,我们在排队签名的时候,她说:“感觉大使馆的空气要比外面好。”我回应说:“也许大使馆里装了空气净化器。”大使馆的空气是不是真的好,我没觉察出来;不过,北京这两天的雾霾真是挺糟糕。无比怀念前几天蓝得让人心碎的天空。不知道同一片天空下,是不是真的不同的人呼吸着不同的空气。柴静的“穹顶热”过去了,我写的那篇文章除了换了点稿费,也没别的用了。
    冷餐会时,另外一个读书会的朋友说:“我们现在在波兰的领土上了。”听着还神奇的。一道铁栏杆内外就是两个国家了吗?那国家又是什么呢?这次活动的作者说他去过160多个国家。160个!全世界一共才193个国家,31个地区。走遍世界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我看着地球仪上不同颜色的形状,想象不出来。但我下午看到“秀水街”的路牌时,想到了何伟和他笔下的中国。
    大使馆里有一片绿地,没有什么特别的。武警和铁丝网在保护着什么呢?是那个叫做国家的东西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