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过度追问生命的意义,导致每一次选择都不堪重负。眼光过于长远,越过死亡,一切无非空虚二字,也使得很多事情失去坚持的动力。
人生哪有意义可言,能活得充实已不简单。历史虽然明智,但不如看《伊索寓言》。长期浸淫在以人为主的话语权下,难免会生出“千秋万代,一统江湖”或者“留名青史”、“改变世界”的妄念。
豆瓣有个帖子很是冲击了我的观点。大概意思是说,人类渴望虚幻的乌托邦,设计那些美名其曰的大同世界,其实体现在生活不过是人们能每天与商贩讨价还价,与邻里家长里短,闲淡安适地度过一生,不会因战火和灾难流离失所,只是我们会觉得那样太平庸太世俗。古人说,“国家不行诗家幸”。那些雄心勃勃者无一不是逢乱世而起,然后用在各种传奇中勾引着人们名利之欲。可惜可叹。
生命的意义并不是追寻就可以得到的,而是后来者根据你的功用贴上的标价。意义越华丽说明你的使用价值越高,此时你是谁已不再重要,你已经化为一种商标,而你的人生也不过是用于加工素材。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同“国家”、“荣誉”、“使命”这类华而不实的辞藻告别。在“万骨枯”中意淫“一将功成”的有志者并不比那些在“偶像剧”中意淫“爱情”的无志者更能懂得自由与平等。
在美好的世界,我们都可以优雅地说“不”,不窘迫,不傲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