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的小说,有些地方对我来说是有困难的,我是说那些对人物的描绘,我曾试着想象出那些故事中的面孔,只是不行,我连生活中真实的人也很难记住长相。张的小说不似安妮宝贝的,一件白色的棉布裙,一头海藻似的头发,便从一个故事走到了另一个故事,简单却容易遗忘。张的小说能看出《红楼梦》若隐若现的影子,而现在的文章大多只能听见键盘的声音,干脆利落却单调地重复。
我想我写不出好的小说,生活被我抽象出来,没有血肉的空洞。没有血肉也许就可以忽略感情的变化了,喜欢也是真的讨厌也是真的,就因为都是真的,反倒觉什么都虚假的可以,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提醒什么是活生生的,抽象成符号的善恶反倒能更心平气和地接受。
豆瓣上提到一本小说,好像叫《不戴眼镜的孩子》。的确,我一直很享受那种朦胧的距离,美就像想象的粉底,一层层地敷在真实的脸上。人性中令人不快的东西,被我们善意地刻意地遮掩着,干了裂了出油了,我们又尽快地敷上一层,摘掉眼镜,一切就变成了言情小说笔下的女主人公,细白如瓷。
这样的自欺欺人,实则是我们自己不够自信,就像我不敢轻易评价别人,那些不满似乎掉个头就会立刻刺到自己的身上。一心想着自己不挑剔,别人也就不会太难为自己,只是这种相安无事却滋生出公式化的距离。
加载中,请稍候......